致宝宝性早熟的4类食物

【致宝宝性早熟的4类食物】    性早熟儿童近20年来在我国逐年增多,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有的专科门诊甚至常常爆满 。“究竟给孩子吃什么好?”所有的家长都焦虑地问着同一个问题,而这恰恰是医生们最难回答的问题 。因为它超出了临床医学的范围,牵涉到营养、食品安全等其他领域,乃至食物链监管体制和诸多的社会问题 。
    四类食物导致儿童性早熟
1、漂亮水果
很多家长疼爱孩子,不惜花费给孩子买新鲜的水果吃,本以为新鲜的水果营养价值更高,殊不知一些光鲜的水果却是用“催熟剂”催出来的 。
由于冬天作物生长得比较缓慢,如果使用了“催熟剂”,便会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而到了春季,为了赶着提前采摘上市,不法人员也会在一些蔬菜水果中使用“催熟剂” 。经常用来起催化作用的除了“催熟剂”之外,还有“催红剂”、“催大剂”等 。因此,有些水果看上去又红、又大,其实是披着美丽外衣的“毒水果” 。通常被选择使用催化剂的水果蔬菜有草莓、大枣、芒果、樱桃、西红柿、西瓜、葡萄、黄瓜等,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慧眼 。
催化剂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有两个方面:
    (l)催化剂含有大量的激素类成分 。无论是植物性还是动物性食物,天然状态下都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只不过含量很少,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而催化剂中的激素含量就高多了,这些激素成分进入了蔬菜水果当中,如果孩子经常吃这些被催化的食物,便有导致内分泌紊乱的危险 。
    (2)含有促使激素分泌的成分 。催化剂中的这些成分使孩子体内的性激素异常分泌,导致性早熟出现 。
2、催长肉类
现在的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其中很多家禽鱼虾也是被“促长剂”和“催肥剂”催大的 。比如本来应当是半年以上才能出栏的饲养鸡,一个多月就被宰杀了 。这些快速出栏的鸡鸭都是用含有激素的饲料喂养出来的,更有甚者是直接注射激素类的药物,促进动物猛长 。
目前饲料生产企业良莠不齐,在饲料产品中过量添加医用激素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喂食了这样的饲料,激素在促进生长的同时也集中在鸡鸭鱼虾的体内,孩子们每天吃这样的食物,最终造成性早熟的情况发生 。据临床资料发现,出现性早熟的儿童基本都是爱吃肉的孩子 。
    3、保健品
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孩子的成长寄托在一些增高、增智产品上 。岂不知某些美其名曰的口服液、牛初乳、蛋白粉等营养品中含有一些类激素的成分,这些成分短期内的确有促进孩子长高的可能,但这种长高违背了自然规律,等到进入发育的高峰阶段,孩子反而不长了,并且出现性早熟现象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不能轻信广告,也不要盲目跟风 。很多新产品的功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我们都还不了解,不要花钱让自己的孩子做了新产品的试验品,很多问题和危害在短期内往往看不出来,等到我们发现时,常常令人懊悔不已 。
《中国药典》有这样的相关说明:人参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长期服用人参有促性腺激素分泌的作用 。蜂王浆有繁育的功能,花粉、蚕蛹含有一定量的激素成分或者促进性激素大量分泌的成分,这一类的滋补品成人适量服用没有问题,但不适合给正处于发育期的儿童吃 。
目前给孩子补锌依然很流行,动物试验表明,锌在动物体内有明显的促发育作用 。尽管过量补锌与儿童性早熟的关系还没有定论,但我们还是劝告家长不要给孩子超量补锌,以免引起不良问题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