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冰激凌店事件”仅仅是一次偶然事件,那这本书写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那讲的只是一位过度担心的母亲而已,有谁会在乎她呢?
然而不幸的是,今天的许多父母都像小M的母亲一样,把外面的世界想象成一片处处充满危机的丛林,决不让孩子踏足其中 。
尽管他们有时也会感到遗憾,但仍然会把孩子禁锢在狭小的“牢笼”之中 。曾有一位女士写信告诉我,她不敢让孩子一个人去门口的邮筒取信,尽管他们一家生活在宁静的亚特兰大乡下 。在她的观念里,哪怕是从家门口到路边的邮筒之间也可能会发生意外,这都是她所不能承受的 。
还有一位父亲告诉女儿,他要跟随她一起出去郊游,确保她不会遭遇任何意外 。为什么呢?他难道有能力阻止大巴翻到沟里吗?
还有一位新泽西州的电台脱口秀主持人,在我让自己的孩子伊兹独自乘地铁的事情成为焦点之后来采访我 。他问我为什么要做如此疯狂的事情 。他说他非常爱自己的儿子,所以要保证儿子的绝对安全,绝不允许8岁的儿子在外面打篮球,哪怕是在自己家门口也不行 。“外面的变态狂实在太多了!”这是他的原话 。
没错,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不少变态狂,其中有些人甚至是电台主持人 。确实也有些传统意义上的变态狂——恋童癖患者、杀人凶手和暴露狂 。尽管并不那么美好,但变态狂的存在确实是生活的一部分 。不过,许多父母似乎完全无法理解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今天的变态狂并不比我们小的时候多 。
【父母眼中的“危险世界”】这一点似乎很难让人相信,但这的确是统计数据显示的结果 。在美国,这样的统计是由“针对少年儿童犯罪研究中心”( Crimes Against Children Research Center)进行的 。中心的建立者是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教授大卫 芬克尔霍(David Finkelhor),据他说,美国的暴力犯罪率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达到高峰之后,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其中也包括针对儿童的性侵犯案件 。他还说,尽管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街头或许比今天要安全一些,但今天的孩子们遭遇暴力犯罪的概率,绝不比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小时候的高,无论我们是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还是90年代长大的 。
所以,尽管许多父母会用“我很想让孩子享受像我自己那样的童年,但是时代已经变了”作为借口,其实这一借口并不成立 。
时代并没有变,至少在针对儿童的犯罪率方面没有 。事实上,这样的案件本来就极少发生,所以案发率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更何况手机已经普及,任何人如果看见有孩子被装扮华丽的小丑骗上一辆塞满气球和玩具的小货车,都会马上打电话报警的,所以今天的孩子们很可能比我们小时候更加安全 。
问题其实在于我们自己,我们总是以为孩子比我们小时候更容易遭遇危险 。本书的目的就是分析这种恐惧感,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以及这种恐惧感如此根深蒂固的原因 。不过,你可能和我一样,有时候翻开一本书之后只会阅读最前面的一两章,然后就把书扔在一边“忘掉”,或是“不小心”把书丢在公交车上,所以我必须在这里就清楚地告诉你,我们完全搞错了 。我们的孩子具有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强的能力,并且他们的生活环境也比我们想象的安全得多 。我们总是为那些虚无缥缈的危险而担忧,尽管这些所谓的“危险”其实几乎不可能发生(例如因牙龈手术事故而死亡) 。
圣路易斯儿童医院是美国中西部最大的医疗中心之一,医院主任F.塞申斯 柯尔博士曾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我所描述的情况:“问题在于,人们总以为其他孩子遭遇到的风险,都会百分之百地在自己孩子身上发生 。”
- 做父母要警惕孩子出现如下意外
- 婴儿手眼开始协调活动
- 婴儿需要父母的爱
- 意外情况:宝宝迷了眼怎么办
- 准父母注意:快乐情绪可遗传并“储备
- 孩子天天开心才能长个
- 父母善交际的孩子成绩更好
- 如何看眼神了解宝宝心理
-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行为
- 乌龟白眼病拒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