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终前,阿斗问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才发现他一直在装傻

从古至今,刘禅一直被人们当做“扶不起的阿斗”,就算是一直到了最后的时候,仍然没能保住他的父亲给他留下来的蜀汉地段 。
但是作为聪明的刘备的儿子,刘禅真的是扶不起吗?还是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聪明,不去表达?就连在他身边的诸葛亮都没能真正的看透他的聪明才智,一直到了最后的时候,刘禅问了他一个问题,他才意识到,刘禅并不是不聪明,而是他一直在伪装自己 。

诸葛亮临终前,阿斗问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才发现他一直在装傻

文章插图
【诸葛亮临终前,阿斗问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才发现他一直在装傻】刘备病逝,托孤诸葛亮
刘备病逝白帝城时,曾将大任托付给诸葛亮,而且告诉他,刘禅如果不是贤能的人,你完全可以操纵大权 。这几句话令诸葛亮十分的感动,决定一心辅佐刘禅,并且将他培养成贤能之人,并且多次为刘禅谋计策,打江山,多次参与北伐,希望能够完成刘备生前统一中原的想法 。
诸葛亮一直都像是刘禅的督促者,一直监督着刘禅,但是国家的各种事情都是他自己亲自去掌管 。在那个时期,诸葛亮可谓是管理的井井有条,在经历了很多次战争之后,他的年龄也来到了54岁,在那个时期,54岁是一个不小的年龄了,而他还在一直带着蜀国大军打拼中原 。
等到诸葛亮快要去世的时候,刘禅派了人去看他,并且托人给他说了一句话:“倘若您不在了,您的儿子应该如何处置?”诸葛听了这句话恍然大悟,原来刘禅并不是一个不聪明的人,而是他一直在伪装自己,表现出一副很傻的模样,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己罢了 。
诸葛亮临终前,阿斗问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才发现他一直在装傻

文章插图
恍然大悟,识破真相
这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是其中却隐含了丰富的心思 。诸葛亮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恍然大悟,他听到的不是平时刘禅唯唯诺诺,对他一副恭敬的模样,而是作为一个君主,一个帝王的心思 。
作为一个帝王,时刻要注意着周边人的心思变化,时刻提防着有人会趁人不备之时,尚且家人都会保持提防,更不要说没有血缘关系的诸葛亮了 。而就是这样一句话,让诸葛亮悬着的心安定下来,他一直害怕等他逝去之后,刘禅无法防备周边的人,不能够担当起帝王的重担,不能得到贤人的辅佐,但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完全的看出了他能作为一个帝王 。
而刘禅这一句话,只是让诸葛亮明白,他并不是一个傻人,而是他不想与诸葛亮交锋,毕竟是为了大局所考虑,一个是忠心为了刘备,另一个是刘备的儿子,利益相同,不必相争 。
诸葛亮临终前,阿斗问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才发现他一直在装傻

文章插图
水落石出,安心逝去
是什么能让诸葛亮全心全意的辅佐刘备,而且还愿意辅佐他的儿子,打拼江山,那是因为在当时刘备对诸葛亮有恩,《出师表》正是当时表达他内心的想法,“感激涕零”,让刘禅对他十分信任 。但是作为一个帝王来考虑,对他有恩情的仅仅是诸葛亮,并不是诸葛亮的儿子 。诸葛亮当时在蜀国的地位非常高,想要坐上王位也是轻而易举,而且还有着刘备的遗嘱,刘禅不过是一个挂着名号的帝王罢了,真正的实权还是掌握在诸葛亮手中 。
但是他的儿子并没有对他们做出什么贡献,所以刘禅这一句话是点明了做帝王的态度,他会担心自己的座位保不住,于是轻轻点了一下诸葛亮 。诸葛亮自然也是一个明事理的人,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想法 。
诸葛亮临终前,阿斗问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才发现他一直在装傻

文章插图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