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融「掉队」了

在互联网新三巨头TMD中,滴滴金融被认为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
滴滴于2015年开始布局金融版图,2016年设立金融事业部,其自营消费信贷产品“滴水贷”于2018年4月上线 。
新流财经独家获悉,滴滴金融目前在贷余额不到2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50% 。
对照而言,美团2015年宣告要打造一个千亿规模的金融事业,2017年8月成立美团金融,同期在APP中上线自营产品“美团生活费”,并且发展至今该产品衍生了借钱、分期、买单等服务 。
而针对小微商户的美团生意贷于2019年4月进行整合,截至2020年3月底,美团生意贷已累计发放贷款超380亿元 。
从产品多样性和部分产品规模来看,滴滴金融在信贷领域已被拉开了很大距离 。
滴滴的消费信贷业务已掉队?
【滴滴金融「掉队」了】目前在滴滴金融APP的布局中,关于信贷产品的入口有“滴水贷”和“贷款服务”,自营产品和贷款超市同时存在 。
其中,“滴水贷”作为滴滴金融切入消费信贷的入口,长期处于半导流半自营的状态 。

滴滴金融「掉队」了

文章插图
据靠近滴滴金融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滴滴的消费信贷产品规模并不高,目前“滴水贷”在贷余额不到200亿元,市场份额较低,落后于360、美团、小米相应金融产品的市场表现 。
具体而言,2019年中期,360金融的在贷余额超600亿元;而截至2019年5月31日,小米小贷的消费贷余额约为258.7亿元 。
此外,上述人士还透露,滴滴的消费信贷产品已不再聚焦于滴滴出行体系内的司机,目前正准备发力外部C端信贷市场,相关的市场调研工作正在进行中 。
“滴水贷合作规模前三的金融机构是新网银行、马上、招联,”另一位接近滴滴金融的人士透露,目前滴滴金融的业务模式以导流为主,内部通过“滴滴A卡分”做用户分级推荐给不同资方,最终由资方决定是否采纳,而其合作的滴水贷vintage90+不良率大概在3.5%-4% 。
实际上,作为导流角色的滴滴金融,主要负责导流产品和提供数据,并不负责最终的风控审批 。而接入滴滴导流平台的需求方还包括杭银消金、中原消金等持牌金融机构 。
长期以来,市场一直匮乏关于滴滴消费信贷产品的规模信息,此前曾有消息透露过,2018年2月滴滴金融针对司机的“车主贷”资产规模超过7亿元,且以月增一亿元的规模速度增长 。
但与此同时,相关信息显示,从2012年-2019年,滴滴公司整体累计亏损已超过500亿元 。其中,2018年录得109亿元的单年亏损额,2019年则约为110亿元 。
对此,当时有业内人士推测,“如果滴水贷能够做到1000亿余额,按赚三个点差价而言,意味着30亿元的收入,这是可以把公司拉向盈利的 。”
如果仅从这一维度出发,这或许反映出“滴水贷”自从2018年4月上线以来,并没有达到市场所预期的盈利水平 。
作为国内出行行业的执牛耳——滴滴出行,已拥有国内出行行业的绝对优势 。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滴滴出行的月活跃用户(MAU)为9252.9万人,较排名第二位的嘀嗒出行高出了8063万人 。
虽受疫情影响,到今年6月滴滴出行MAU仍然在7768万人 。
而在出行市场的流量增长上,2019年网约车用户规模为3.4亿人,相比2018年的2.85亿人,增幅为19.3%,流量增长也非常可观 。
但是从滴滴金融的贷款业务发展来看,至少这部分流量的金融转化率并不显著 。
上述人士透露,这背后的原因或许是滴滴金融并未真正发力信贷业务,而叠加这一两年金融监管力度的提升,互金平台“去金融化”的趋势也让滴滴有意放慢了金融业务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