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的关键细节


家长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的关键细节

文章插图
当代的大多数中国家长其实也是音乐门外汉,他们对音乐的了解更多的是从一些流行歌曲开始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在普通家庭里,实现“音乐之声”的梦想?
最好5岁以后学琴
5岁以前的幼儿,最需要的是学会用耳朵聆听各种音乐,享受身体有韵律的摆动,试着制造一些声响 。通过对歌唱、舞蹈的感受,先累积一些音乐的概念,以此来丰富幼小的心灵 。
从身体的条件而言,5岁以下的儿童因为神经肌肉发展未臻成熟,所以能够使用的乐器多少会受到一些限制 。
家长们也许曾经听说过年仅2岁的儿童就已经开始学习小提琴、钢琴或大提琴,但是大部分的教学实践者仍然主张:对于钢琴、提琴、横笛或吉他这类正式的乐器,最好延迟到孩子5岁以后再学习 。
手小不影响学钢琴
有的家长认为“手小的孩子可能学不好钢琴 。”因此,在准备学琴之前,不少家长都要想方设法打听一下:我的孩子手型条件如何?
手小的孩子也能弹好钢琴 。因为孩子正在成长期,小手会慢慢长大 。
一个学钢琴的孩子,个子很小,手也很小,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她练习钢琴,反而手的灵活性更突出,力度也很好,甚至可以弹肖邦的音乐会曲目,后来终于考上了音乐学院,毕业后去国外深造 。手小的孩子一样也能学好钢琴,而且并不影响他日后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
孩子弹错不要斥责
如果孩子在练习中弹错了音,明智的家长不应该当场训斥孩子,而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 。
父母要不断地激励孩子练习的欲望 。假设孩子一弹错就被大人打断,他们的注意力就会从乐曲转移到父母的斥责上 。由于生怕弹错,他们就会更小心翼翼地弹琴,这样就会影响音乐感受 。
每天听、每天练,让孩子在鼓励中不断重复地练习 。目前,大多数学钢琴的孩子都是每周上一次课,而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正确的方法应是:先让孩子听要学习的乐曲,然后教他弹出这首曲子,当他能弹出这首曲子,就可以给他留作家庭作业,以后在家继续练习 。
练琴习惯的好坏对效率有直接影响,我们必须注意要在孩子初学钢琴阶段不失时机地培养好习惯,否则坏习惯逐渐形成,等到觉察它的危害时再想改就困难了 。
避免噪音带来伤害
无论是何种音乐活动,对音量的控制都相当重要 。有时候因为声音过大、过于喧哗,会使孩子失去聆听的兴趣 。
在嘈杂的环境中,绝对产生不了安静的孩子 。音乐原本是带给人们宁静清澈的心灵,所以孩子在弹奏钢琴时,声量不宜太大,也不要没有节奏地乱弹琴 。要让孩子知道,坐在钢琴前要安静,钢琴是优美的乐器 。而且,在弹奏钢琴时也要注意,并不是声音越大越好,而是有一定控制的,自然而放松地弹奏 。
钢琴学习不仅仅在孩子弹奏时,我们无时无刻都应该竭尽所能地吸收一切眼耳接触的事物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运用各种资源,来协助孩子获得任何音乐成长学习的机会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安排一些固定的时间,慎选不同形式的音乐(如歌舞音乐、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儿歌、合唱曲等),用适当的声量,播放给孩子听,让他们多多接触不同的音乐经验 。
学钢琴,家长图什么
最初,父母决定让孩子学钢琴,都是希望孩子多一些对美好事物的体验 。但是时间一长,不少家长就会忘了自己的初衷,而是觉得孩子可能需要参加一些比赛 。
由于家长有太多的期望、太多的要求,也就有太多的失望 。可以说,学琴之路并不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