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对钢琴说“不”

刚开始学琴的时候,热情很高;可是一段时间以后,热乎劲过去了,有点……越来越不用心?进度也不理想?真让人为难: 如果放弃,半途而废太可惜;如果继续,又担心强迫孩子学,效果也不好 。怎么办?
挑战1 等会儿,我再玩会儿!
出场人物:小陶妈妈,孩子5 岁最近几天,小陶的表现让我很郁闷 。每次我说该练琴了,他总是回句:“等会儿,我再玩会儿 。”
要不就是:“再让我看10 分钟的动画片!”即使坐上琴凳,也是吃东西、喝水、上厕所不断……我对孩子学琴的态度就是:不追求进度,不追求考级,只要他愿意学就行 。可是他如此拖沓、不上心,也让我有些无奈 。
一句话支招:练琴也要有计划练琴习惯是在练琴中逐步形成的,不妨从细小环节起,一步步培养孩子主动、专注、独立的练琴习惯 。
固定一段练琴时间,非意外原因最好不打乱 。规定时间里不允许做与此无关的事情 。诸如吃东西、喝水、换衣服、上厕所之类都要事先做完 。规定时间到了,就要放好乐谱,在琴凳的中部坐好,摆好手型……力求形成自然的习惯 。
设置每天练琴的具体目标 。任务明确,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命令孩子 。你们可以一起商量确定下一周的练琴计划 。比如,第一天的任务是右手部分弹熟(连续3 遍不出错),音阶能慢速弹奏下来等 。当他不是被动地服从,而是主动要求自己去完成计划时,才能激发孩子提高效率 。
让孩子在学琴活动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成就感是孩子学习钢琴的重要动力,如果孩子能明白,要弹得更好,不只要用手指在弹琴,大脑、眼睛、耳朵都需要积极投入,就会减少他走神的几率 。好的练琴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就会把练琴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在此之前相当的一段时间里,你的提醒和适度督促恐怕都是不可少的 。
挑战2 兴趣降温出场人物:冉冉妈妈,孩子5 岁最初因为孩子喜欢,就买了台钢琴 。半年后,“蜜月期”正式结束 。孩子提起学琴就发脾气,说他不喜欢了,也不再主动练琴 。我该放弃吗?
一句话支招:引入榜样与游戏的精神,有规则,更要有激励机制 。
钢琴的学习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首乐曲可能需要反复练习,年幼的孩子积极性很容易受挫,进而失去兴趣 。而失去兴趣的钢琴学习难以坚持下去,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意义与价值 。所以,想办法维持和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很重要 。
调整的步伐可以从游戏中开始,在享受快乐中引向正轨 。比如,让孩子听听自己喜欢的乐曲,可以加上歌唱和舞蹈,让孩子能沉浸在自由的音乐世界当中;在游戏中接触钢琴,为家人伴奏等 。让孩子知道钢琴也可以是一个大玩具,耐心地重燃孩子学习的愿望 。这些纯粹娱乐性的活动,会让孩子觉得学琴活动真正地进入到了他的生活之中 。
此外,参加演奏会、比赛,与大孩子一起练习、表演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总之,钢琴的学习一定要引入榜样与游戏的精神,有规则,更要有激励机制 。当然,最好的鼓励不是物质上的奖励,而是学习本身 。
挑战3频繁出错出场人物:可可妈妈,孩子5 岁可可开始去钢琴老师那上课,每次都要被老师指出几个错音 。有的错音已经指出多次了,可可就是一错再错 。到了家,我会马上带她练琴,连弹数遍还是一错再错 。这分明是弹琴不用心!我觉得自己已经越来越不耐烦了,经常会因此发怒 。
一句话支招:鼓励!鼓励!再鼓励!这恐怕是大多数琴童家长都有过的经历 。很多孩子在学琴学了两三个月时就会觉得非常吃力,乐句、节奏、指法、奏法、力度、速度、双手的协调、段落的衔接与转折……掌握这些复杂的技巧,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