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后常产生哪些坏毛病

幼儿园是宝宝一生中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场所 , 幼儿园本身是一个教育机构 , 但是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众多 , 孩子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 , 而老师又不能够将全部精力集中在你一个人的孩子身上 , 所以孩子在幼儿园染上一些坏毛病也就成为了常有的事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发现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一段时间后 , 身上出现了一些小毛病 , 这些小毛病到底是孩子成长所必然产生的呢 , 还是受到幼儿园的影响所产生的呢?让我们暂时保留这些疑问 , 先来看看孩子入园后常出现哪些坏毛病 。
1.想法以偏概全
幼儿园的生活 , 对宝贝来说是个蛮大的冲击 。首先 , 他原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成为众人的焦点 , 现在却要在十几、二十人当中 , 争取老师的注意和喜爱 。以前在家随便堆个积木 , 众亲友热烈的掌声立刻随之而来 , 但现在认真堆得比天高 , 老师却只忙著处理那两个打架的小朋友… 。
“是不是只要我打别的小朋友 , 老师就会注意到我?”孩子无法任意转换观察焦点、顾及事实的全貌 , 以偏概全地以为吸引焦点就是被喜爱 , 于是他们开始夸大重复能吸引大人注意的行为 , 譬如粗鲁的动作、大声说话等 。回家后 , 爸妈反而不习惯:我那个秀气斯文的宝贝哪里去了?
【孩子入园后常产生哪些坏毛病】2.兴致勃勃学说话
3、4岁小孩爱说话 , 兴致勃勃学著各种语词和声调 , 爸妈开车时遇到冒失鬼 , 随口一句“会不会开车啊?”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宝贝可能就开心地学上一百遍 。上幼儿园之后 , 接触的人变多 , 学习的对象也增加 , 小朋友之间互相学习大人的口头禅 , 或者交流在电视听到的话语 , 难免会讲出几句让大人头痛的话来;即使爸妈严词厉色说“不可以” , 但不久后宝贝却又冒出其他不雅的字词… 。
这是因为宝贝不懂这些话语真正的意思 , 他们只是想表达“生气”的感觉 , 或者像谐星可以逗人发笑 。除了爸妈及时制止之外 , 之后其他新事物出现后 , 这类行为也会逐渐消失 。
幼儿园作为一个小型的社会 , 对于孩子的影响和冲击都是巨大的 , 所以在幼儿园的生活之中 , 孩子很容易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产生错误的认识 。其实这并不是幼儿园的错 , 也不是宝宝的错 , 而是这种特殊环境所必然引起的一种反应 。再有 , 成人在孩子的眼中都是成长的榜样和模仿的对象 , 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有学大人说话的这一个必然阶段 , 要避免宝宝学到一些不好的话 , 作为成人 , 我们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 , 当然了 , 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有必要将其无限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