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百万的田黄

在艺术品市场中,田黄的收藏又是小众的 。说田黄市场是小众,是因为田黄存世稀 少,目前的存世量及总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再生,当前资源已近枯竭,市场中通常按克论价;田黄很难像书画、瓷器一样精品迭出,其传世量、市场流通量极其有限 。又因田黄原石形状不规则,切割章料损耗极大,故收藏者在得到田黄后倍加珍惜,极少切章 。因此,一般而言,田黄章印的价格比普通形状的要高 。田黄印章的稀有性、不 可 再 生性,符合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品相完 美、传承有序的田黄印章更加罕见,其稀 缺性成为支撑其价格的最 佳保障 。

价值百万的田黄

文章插图
田黄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是最 高 级别的印章用石 。然而,田黄切制成章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一方六面平的素章所要用到的原石,一般为章体的三倍有余,所耗费的材料之巨,是普通人难以接受的 。而且切制章料还需要考虑到石材的绺裂及内外色差等因素,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 。由此可见,纵然有可制章的大型田黄材质,也需反复的考虑及斟酌,还要有孤注一掷的勇气,这无异于一场豪赌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田黄方章是所有田黄制品中最 具升值空间且最 受 欢 迎的品种,无论新旧,皆是如此 。
田黄质地宝洁、透明、通灵,肌理纹路隐约如丝,明显细致,宛如萝线纹 。寿山石的筋格有好几种,而田黄的筋格唯有红色盘格一种,在一块田黄上表里的色调是可能变化的,因此,田黄方章价值更高 。将田黄锯成方章,前人谓之“解石”,古人有“解石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这是因为田黄很难从外表看出其色调是否表里一致,锯开来也许数倍增值,也许价落万丈 。
价值百万的田黄

文章插图
3月19日,一场石头拍卖会在南京举行,一块高17厘米,仅一本小开本书大小,重1560克的田黄,拍出了580万元的高价 。此前,田黄的神话早已存在,2006年12月,“明17世纪田黄雕瑞狮纸镇”(经名家杨玉璇雕刻)以4167.92万元在香港拍出 。纵观数次拍卖,除却历史价值和名家雕琢手笔之外,古时的“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实为不虚 。田黄,一块普通无奇的石头,但收藏者的喜爱,稀 缺的资源,热钱的涌入把它推向疯狂的顶峰 。作为石头收藏品中的一种,田黄蕴藏着关于历史、经济的诸多掌故 。而在特定市场条件下,作为高价投资品中的一种,田黄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
透明石皮 一种很特殊的石皮,和白皮形成过程一样,也是被溪水沁浸,而被溪水带走色彩,加上田黄本身透明度高,就会形成透明石皮 。(两者的区别是,白色石皮除了色彩被带走,还由于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交换作用,表皮形成肉眼很难看出的微小白色泡泡,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石皮,而透明石皮的只是被带走色彩或泡泡很少,加上本身的透明度,就形成了透明的一层) 也有认为透明石皮是白色石皮其中的一种,也有认为透明石皮就是没有石皮(薄的透明石皮从正面看不太出来有石皮)
价值百万的田黄

文章插图
田黄艺术品的前景,是可以预见的,其轨迹必然会与欧洲的绘画艺术品相同 。权势彰显、文人爱好的时代都将过去 。高度的稀 缺性会引发新一轮投资资本的涌入,毫无疑问将在今后的田黄市场上掀起阵阵怒涛 。田黄,就像一股逆流而上的旋风 。从最不起眼的田边地头,冲上云霄 。而持有田黄工艺品就像持有《向日葵》一样——今天也许只值一部豪车,明天就变成了一架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