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领跑人生第一步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所有家长的心愿 。
牙牙学语时,就学外语和唐诗;蹒跚学步时,就教识字和算术……在很多家长的心目中,这就是早期教育 。
但这样的早期教育,却是错了!
今年起,我国开始以职业资格准入方式,对从事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 。年内,职业育婴师将持证进入社区和家庭 。
届时,人们会惊奇:原来0-3岁婴幼儿应该这样养;
届时,人们会惊讶:原来0-3岁婴幼儿应该这样教;届时,人们会发现:原来育婴师不仅是孩子起跑线上的领路人,还能育出婴幼儿新“教”“养”市场 。
起跑,教养偏差多
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0-3岁,是婴幼儿最难抚养的阶段,也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对身体生长、智力发展、性格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然而,在人生起步阶段,却缺少具有专业素质和经验的领路人 。调查显示,90%以上的0-3岁婴幼儿是在家中由父母、祖父母和保姆照料的,缺乏科学的育儿技能和知识,出现了不少偏差:
养——据调研统计,我国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生长发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同龄婴儿在同一水准 。但当婴儿半岁后,由于很多家长和保姆缺少婴幼儿营养知识,半固体、固体食物营养要素不健全,致使不少婴幼儿的身高、体重就与发达国家的婴儿有了差距 。而且,由于喂养不得当,不少孩子还形成驼背、踮脚等不良习惯,成人后也很难改变 。
教——虽然家长对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却不懂得正确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 。认为孩子早背几首诗、多认识一些字就是智力开发了 。
0-3岁婴幼儿教养方面的误区,缘于我国的学前教育,无论是早期教育体系还是师资培养,针对的都是3岁-6岁儿童 。0-3岁基本上处于盲区,师资培训也处于断层状态 。0-3岁婴幼儿教养,还没有权威的、本土化的教材 。有些培训机构选用的国外教材,是10多年前编写的,有的甚至是后来被时间证明是错误的,已被抛弃不用的做法 。早教业师资队伍也良莠不齐 。下岗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等都可以参加进来,没人把关 。不少育婴教师尽管出身幼教,但对0-3岁婴幼儿的心理及卫生保健却缺乏了解 。少数育婴教师甚至在入行前从未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的系统培训,只是在上岗前参加了十天半个月的紧急培训 。
专家告诫:切莫小看了0-3岁婴幼儿教养失误,它们带给孩子的也许是一生的伤害 。有关部门从大学、中学、小学生的心理现状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心理障碍、学习障碍的原因与婴幼儿期教育引导有很大关系 。在婴幼儿时期,如果听到的多是“这么笨”、“不能做”等之类的话,孩子的思想就易僵化,成人后应变能力差,对变迁的环境难以适应 。
育婴,术业有专攻
本周,参加本市首期三级育婴师职业培训的19位学员顺利出师 。60位新学员又将于下周踏入四级育婴师培训班 。下月,待通过国家育婴师资格考试后,她们将进入社区和家庭 。
何谓职业育婴师?即通过相关部门的资格认证,主要从事0-3岁婴幼儿照料、护理和教育以及辅助家长科学育儿的人员 。国家资格分为育婴员、育婴师、高级育婴师、特级育婴师4个级别 。上海目前开班培训的是育婴师(四级)和高级育婴师(三级) 。
育婴师与时下的“月嫂”或保姆有什么区别?专家认为,“月嫂”或保姆对0-3岁婴幼儿,尤其是对1岁以内的婴儿,较多的是生活照料 。而职业育婴师的主要职责是育人,让孩子能够身体好、品性好是育婴师工作的目标 。育婴师要全面掌握0-3岁婴儿的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的专业知识,掌握正确科学的育婴方法,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婴儿的言行、思维和情感方式,懂得如何与婴儿相处和沟通的技巧,能够适时地开发婴儿的自身潜能,并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家长 。育婴师的要求在某些方面比做保姆、儿科医生、幼教的要求还要高 。实际上育婴师的知识构成包括孕期的保养调理(产科)、临产分娩(产科)、婴儿保健喂养(儿科)、早期教育(幼教)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