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千万以上的田黄欣赏

田黄的密度要比寿山石的密度高 , 颜色也要比这对章料正 , 田黄在强光的照射下 , 可以隐约看到一条条又细又密的纹理 , 和我们常常吃的白萝卜的纤维很像 , 所以称为萝卜丝 , 但是在这对章料上并没有明显的表现 。从石头质地来看 , 这对章料是寿山石中非常常见的一个品种——鸡油黄 。

价值千万以上的田黄欣赏

文章插图
传说归传说 , 寿山石及田黄在地质学上总有一定的成因 。原来在地质的中生代(距今约2.3亿年到6700万年) , 在福建东部的范围内 , 曾出现过一次地质大变动 , 火山大爆发 , 大量岩浆突破地表形成了冲天的烈焰 , 伴随火山喷发带来大量的酸性气体、液体 , 交替分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长石类矿物 , 将其原先含有的比较活跃的钾、钙、镁和铁等元素分化 , 而保留下较为稳定的铝、硅等元素 , 这些含铝、硅元素的溶液 , 后来重新冷却结晶成矿 , 这就是分布在寿山乡群山中的寿山石诸矿 。
“田黄”顾名思义 , 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 。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 , 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 , 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都是以黄 色作为它的基调 , 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 。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桔皮 , 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 , 也并非纯白如雪 , 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
价值千万以上的田黄欣赏

文章插图
【价值千万以上的田黄欣赏】“现在产田黄的几块地 , 已经被人反反复复挖了几十遍了 。最开始是翻找 , 后来是用大眼的筛子筛 , 再后来筛子的孔也越来越小 , 现在估计再怎么筛也很难找到田黄了 。原产地已经产不出来了 , 就这么点东西只能从藏家手上寻找 , 转来转去 , 价格当然就很高 。更何况在福建这边 , 有送礼送田黄的习俗 , 送到领导那就只进不出了 。”老曹这样对采访人员说 , “另外 , 80% ~90% 的寿山石都流出内地了 。台 湾人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经在大陆买走大批田黄 , 那个时候台 湾人有钱 , 大陆人没什么钱 , 几十几百元对他们来说很便宜 , 当然就会挑好的买 。我们看上的开价一个亿的田黄就是内地的一个生意人三个月前从台 湾人手里买回来的 , 花了3500万元 , 10年前这个台 湾人买的时候还不到 100万元 。现在 , 我们内地很多藏家和商人也是想方设法想从海外收回来 。”
坑头田应该说坑头田是田黄形成的一个阶段 , 是田黄的兄弟 , 也有把坑头田归入上坂田的一种的 , 坑头田有多种颜色和质地 , 主要为几种 , 靠近坑头源头的坑头田 , 靠近溪流的独石 , 嫩黄 色 。表面只有自然形成的凹凸 , 没有明显石皮 。典型坑头田 , 萝卜丝比较明显 。还有就是历史比较久远的坑头田 , 有明显石皮 , 经常有砂 , 内部颜色有多种 。历史比较久远的坑头田 多埋藏在地底深处和离溪流比较远的地方 , 由于形成时间长 , 多有完整的明显石皮 , 卵石形 , 经常粘岩 , 质地上有多种颜色 , 比较典型的颜色是灰黑色 , 质地很滋润 , 但不是很有透明度 , 基本没有萝卜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