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文化的发展决定了元青花价值

一件元青花瓷器的烧成,要暗合天时地利和人巧,其工艺制作、材料选取、烧造技巧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 。精美的元青花瓷器烧成后,开始沿着“丝绸之路”走出国 门,成为元世祖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正合蒋祈《陶记》中言:“窑火既歇,商争取售 。

元青花文化的发展决定了元青花价值

文章插图
近年来,随着陶瓷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参与青花陶瓷艺术创作的群体数量也在逐年递增,青花陶瓷绘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陶瓷艺术作为一个小的艺术门类其影响力越来越大 。但以元青花的民族性、原创性和现代理念相结合的青花瓷经典作品常昙花一现,也值得我们的思考 。
元青花的青花色彩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这种青花色调,是根据器物的质量来使用的,各地区的元青花色彩不是统一的,并不都是铁锈斑明显深入胎骨,也不都是有夕光和触摸有凹凸感觉 。
元青花文化的发展决定了元青花价值

文章插图
任何古陶瓷鉴定都不是单一的一个方面,需要对器物进行综合判断之后,才可以最终下结论 。以前人们往往不注重核心的胎体和成型工艺,只把标准定在青花是否有透明感,是否有晕散,是否有大小分布的颗粒状,是否有下榻吃胎骨的聚集坑点等等,好像只要具备这些因素就可以认定是否是元青花 。
元青花装饰除主题纹饰特点鲜明之外,许多辅助纹样也有着独特的时代风格,其中尤以变形莲瓣纹和云肩纹表现最为突出 。变形莲瓣纹是最能代表元瓷特征的辅助纹样之一,除元青花瓷之外,亦见于同时期景德镇窑的卵白釉、青白釉产品以及元代龙泉窑青瓷装饰之中,其画法一般以外粗里细的两道线勾勒莲瓣的轮廓线,每片莲瓣之间不相连,即留有一定的空隙,莲瓣内加绘有花朵、云朵、火焰或琛宝纹 。琛宝也称杂宝,元代杂宝纹常以火珠、犀角、古钱、银锭、葫芦、莲花、灵芝等组成,但组合并不固定 。这种变形莲瓣纹多装饰在器物的口边、肩或足胫部,有绘一周的,也有在不同部位多绘至四周的,但都不作主题纹饰 。云肩纹又称如意云头或灵芝头,俗称大云肩,多绘画在器物的颈肩部,纹内一般绘有各种繁密的动植物纹样,因其借鉴于元蒙贵 族服装上的肩部织绣纹样而来,故而得名 。
元青花文化的发展决定了元青花价值

文章插图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 佳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 心 。
【元青花文化的发展决定了元青花价值】元青花瓷器,胎为麻仓御土,有命则供,否则止 。御土窑的土烧完贡瓷就封闭,不做民间使用 。所以,至正型元青花称为御土窑元青花更为合适 。彩为苏勃泥青,元人就有撒卜泥回回宝石的说法,撒卜泥到了明代被再译为苏勃泥青,又变为苏泥勃青,其实都是一种青料,来源于中东地区的钴铁共生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