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东东是一个聪明、开朗的孩子,但有个“常有理”的毛病,总爱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玩完玩具,妈妈让他收拾,他说:“一会儿我还玩呢 。”过了一会儿,妈妈再让他收拾,他就说:“我累了,想休息 。”可是如果小来家里玩,他就责怪人家玩完后不收拾玩具,妈妈说:“你是小主人,应该带头收拾 。”他却说:“玩具是他玩的,应该他收,小朋友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东东仿佛什么道理都明白,但是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做,妈妈真是拿他没办法 。像东东这样习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的现象,在其他孩子身上也普遍存在 。这类问题在于孩子没有责任心,所以家庭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责任感,是一个人对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 。责任心是孩子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对自己有责任感的孩子,自觉强,让家长省心;对他人有责任感的孩子,亲善行为多,让家长宽心;对集体和社会有责任感的孩子,人小志气大,让家长放心 。有责任感的孩子自觉、自爱、自立、自强 。可以说,责任心是走向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之一,而缺乏责任心的人与成功无缘,也会与幸福擦肩而过 。当然,孩子的责任心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伴随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养成,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要求与措施 。3~4岁的孩子属于被动责任阶段,能按照家长的指令完成一定的任务,家长带养孩子也比较顺手,但这时的孩子只是一味地顺从大人,并不理解责任的意义 。5~6岁的孩子属于半被动半理解的责任阶段,开始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要互相帮助”等责任和规则,但常常需要他人提醒,这一阶段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关键期 。6~7岁的孩子属于理解责任阶段,认识水平进步提高,不但知道要对自己、对父母、对小朋友负责,还初步知道要对社会负责,例如出现环保意识、公益意识和集体意识 。但是他由认识层面向行为层面转化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还不高,需要家长继续培养 。培养责任心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年龄不同,培养责任心的方法也不同 。对3、4岁的孩子说话,需注意措辞准确,清晰传达任务与要求 。这时的孩子抽象思维水平还不高,难以理解一些比较笼统和概括的词汇,例如妈妈要求“把玩具收拾好”对3岁的孩子来说就比较模糊,什么是收拾好?怎样做才算收拾好?妈妈可以把要求描述得便于操作,例如“汽车该回车库了”、“画笔和笔帽是好朋友,不要让它们分家”……这样的要求很具体,也很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