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学校了之后,总是能从学校学到很多的知识,当然,也夹杂着一些坏行为 。心细的父母都会发现,孩子开始喜欢穿华丽的衣服,留着奇怪的头发,连说话都觉得变了一个味 。这些其实都是孩子不成熟的心理在作怪,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问题,就要注意了:
1、反抗父母 。孩子在童年一般都很温顺,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
2、似病非病 。孩子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 。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如有的孩子经常说头痛头昏;有的说呼吸困难;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 。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 。
3、讨厌环境 。可能在学校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原因,他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 。当真的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反而会另有理由和借口,还是认为环境不尽如人意,反复要求改变 。
4、进校就烦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 。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 。另一种是意识层,专往负面去猜测 。如他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等 。
5、无端生厌 。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他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 。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或退学 。
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很多的城市人越来越不注重心理方面的净化了,才会导致太多的坏习惯交叉感染 。如果你家的宝宝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父母也不要责怪和呵斥,而是要从心理上解决这些问题,你越是斥责,孩子说不定越和你作对哦 。
推荐阅读:小儿三种异常心理 家长需警惕
孩子心理压力大的表现 拒绝吃饭
【不可忽视孩子耍“酷”行为】 又到一年开学时 警惕开学焦虑症
- 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淘气当“错误”来“纠正”
- 三岁孩子攻击性强怎么办?
- 父母4种风格决定孩子能力
- 如何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 亲子 专家:要给孩子看得见的爱
- 家长要常记孩子的“好”
- 苛刻父母会伤害孩子的才智
- 孩子最需要的十件东西
- 早教 宝宝闯世界,妈妈做领路人
- 孩子身高 抓住“二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