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鉴别方法

即钧瓷的色泽 。钧瓷的色泽包括色彩和光泽,就是通常说的色泽 。钧瓷震撼人的美感效应,赏玩效应,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钧瓷千变万化的窑变釉色与光泽 。钧瓷发展至今,其比较典型的釉色有青、蓝、紫、红、黄、绿、黑、白八色 。青有天青、豆青、梨青、粉青、靛青、玉翠青、葱翠青、梅子青;蓝有天蓝、湖蓝、粉蓝、宝石蓝、孔雀蓝;紫有玫瑰紫、葡萄紫、乳紫、丁香紫;红有鸡血红、朱砂红、玫瑰红、海棠红、柿叶红、石榴红、粉红、桃红、胭脂红、枣红、橘红、矾红;黄有铜黄、米黄、甘草黄、麦芽黄、鱼子黄、象牙黄、淡黄、茶叶末黄、褐黄;绿有鹦哥绿、瓜皮绿、果绿、铜绿、孔雀绿;黑有墨彩、黑彩、乌金、古铜、墨褐、铁棕;白有月白、鱼肚白、牙白、玉白等 。
【钧窑鉴别方法】

钧窑鉴别方法

文章插图
钧瓷釉色经历了从早期烧造以天蓝色为主、多色交融的“雨过天晴云破处”状的钧瓷,到烧造出纯净一色的“雨过天晴”状的钧瓷和偶然得到夹杂紫红斑的钧瓷,再到刻意烧造多种纯色钧瓷的过程 。从钧瓷釉质呈色看,钧瓷是在唐代鲁山窑的影响下,窑工创烧出先施加褐色护胎釉再整体施加“花釉”的早期钧瓷 。这一时期的钧瓷,从目前能够见到的现存钧瓷器物及瓷片标本看,釉色大多是在蓝色基调上呈现乳白、灰黑等多种如行云流水般的交融釉色,这种釉色与部分唐代鲁山窑“花瓷”上的花斑釉呈色相同,也与大多数清代仿钧瓷的“炉钧釉”呈色类似 。
宋钧窑主要器型有:花盆、盆托、盘、碗、洗、炉、尊等 。宋钧窑以釉色美取胜,因此除了堆凸乳钉、弦纹之外,一般没有其他纹饰 。宋钧窑瓷底足有釉、圆足多芝麻酱色 。钧窑瓷器的尊、盆、奁和洗之类的器底上常刻有从“一”到“十”的数字铭文,其铭文在烧制以前刻上 。
钧窑鉴别方法

文章插图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钧瓷无对窑变无 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等 。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 钱" 。
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后世至今无人能仿造 。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 。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
钧窑鉴别方法

文章插图
窑变现象导致世上绝无相同之两件钧瓷,所谓“钧无 双”也 。加之钧瓷烧制极难,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历代帝王皆钦定之为御用珍品,专有于宫廷而严禁于民间,亦有“君无 双”之意 。其它瓷上可供于贵宦高堂,下可用于布衣陋室,唯钧瓷自帝室之下,民间罕见,莫知其祥 。故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盛誉 。
明代中期的文献上开始明确记载钧州贡御,而且贡御的规模还比较大 。尽管我们知道这个时期的生产中 心是在禹州城内的钧台一带,但钧州境内其他窑场也还保有相当规模的生产量 。明代初年产品的质量相比元代有了很大的改善,釉层匀净,器物的成形规整,特别是足部修挖十分精细,并且施满釉,使钧窑的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生产高峰 。但在神垕西南的窑区,已基本停止了生产 。以钧台为代表的窑场,在经过明初精工生产各类花器的一段时间以后,就基本停止了钧釉瓷器的生产,主要生产一些大件的瓶罐类产品,并以白地黑花和白地黑花加褐彩作为主要的产品(图十六) 。也就是《大明会典》中所说的瓶坛类器物 。我们可以说,作为钧窑最 具特色的产品钧釉瓷器最迟到明代中期就停烧了,也可以认为是钧窑本身的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