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凭实据:牛初乳安全理所当然

随着公众对营养健康认知的不断深入,针对食品的安全性及营养性考量已逐渐从单纯追求其所含营养物质的多寡,深入到营养均衡和按需补充层面 。同时,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更使公众对食品中所含的动物性激素越发敏感,使公众更倾向于选择“不含激素”的食品——这一倾向性在牛初乳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
【真凭实据:牛初乳安全理所当然】在牛初乳事件中,所有关注焦点均直接指向其激素含量 。
据资料显示,无论是人乳、牛乳还是其它哺乳动物的乳业中,均含有一定量的激素 。而经过自然界亿万年的进化与选择,动物乳汁中所含的激素不会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其它哺乳动物的乳汁与人乳存在一定差异,所以通过比对人乳中激素含量与牛初乳的差异,足可验证牛初乳的安全性 。
根据2009年由东北农业大学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及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开展的对《牛初乳中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质量分数变化》的研究所得结果显示:“以常乳作为参照,牛初乳中的氢化可的松及可的松质量分数与常乳相比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
在2011年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的研究《中国北方人初乳、牛初乳、牛常乳、牛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神经生长因子含量的比较》中,更针对两种激素于不同乳种间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GF-1含量在牛初乳(38.40μg/L)和人初乳(26.91μg/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人初乳中NGF的含量(300.47ng/L)显著高于牛初乳(69.82ng/L)(P<>
而在2012年11月25日召开的《2012中国牛初乳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委员段旭煌更直接指出:“大量的统计数据发现牛初乳中的激素和牛常乳没有统计学的差别,甚至我们发现常乳中的激素含量比牛初乳要高 。为此,段旭煌进一步分析道:在现代乳制品工业中,奶牛的饲养方式与自然状态下存在很大差异 。奶牛在产仔后两到三个月即会再次怀孕,而我们所采集的常乳大多处于孕育期,而孕育后期的激素水平则高于牛初乳” 。
一如前文所述,动物乳汁中均含有激素 。对人体来说,最适宜的当然是人奶,而理论上只要奶制品中激素含量与人奶没有显著差异或的确具有生物学意义,即可认为安全 。既然在多次的实验结果中,均未显示牛初乳中激素含量与牛常乳甚至人乳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大可放心享用牛初乳带来的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