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拥有健康睡眠的小常识

如何让宝宝拥有健康的睡眠?健康的睡眠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智商发育和身体发育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如何在睡眠中让宝宝获得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听听育儿专家对健康护理的几点建议吧!看看以下睡眠常识,你是否有错误的认识呢!
婴幼儿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育 。宝宝身高和生长激素有一定关系,而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由脑垂体分泌出来的,故生长激素分泌量和儿童睡眠质量有直接关系 。睡眠充足,则生长素分泌量多,作用时效长 。
【让宝宝拥有健康睡眠的小常识】现代试验表明,当人在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这种生长激素正是使小儿得以发育、功能得到完善的重要因素 。所以说婴幼儿时代,多睡对生长发育有限大的好处 。
如何让宝宝拥有好睡眠?据调查结果显示,九成父母都犯过以下几个错:
宝宝还小,不必强调睡眠习惯
实际上,0-1岁是宝宝睡眠行为形成的关键期,24小时的昼夜节律一般在1岁以内就已经确立了 。但有很多父母是到自己要上班、宝宝要上幼儿园,才想到去调整宝宝睡眠习惯 。宝宝的睡眠习惯一旦形成,再去纠正就有点难了 。所以最好是在宝宝四五个月时就有意识的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小宝宝学会自觉入睡 。
夜里亮灯睡觉更方便
有些妈妈为方便夜间喂奶、换尿布,往往将灯通宵开着,这对宝宝并不好 。婴儿在通宵开灯的环境中睡眠,可导致睡眠不良,睡眠时间缩短,进而减慢发育速度 。另外,据英国学者报告:睡觉时居室内开着小灯的孩子有30%成了近视眼,而在灯火通明环境的孩子近视眼的发生率则高达55% 。
宝宝抱着更容易入睡
抱着睡确实可以让宝宝获得一种安全感,但也容易让宝宝形成依赖 。等到宝宝大一点,我们想改变有时会很困难 。这种依赖心理还会延长宝宝的入睡时间,容易造成入睡困难 。而且,当宝宝夜间醒来,父母如果不能及时给予相应的安慰,他很难再自己入睡 。这对培养宝宝独立入睡的习惯和形成夜间深睡眠、浅睡眠的自然转换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
环境尽量安静才能睡好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调节能力了 。婴儿自会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大可不必特意踮脚走动,不敢发出任何一点细微声响 。否则,孩子很可能养成不良睡眠习惯:只有在人为、刻意制造的“极度”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入睡,而这种环境在现实中却是难求的 。
宝宝惊醒就要拍
宝宝一有动静,轻轻地拍拍他,可以帮他继续入睡?如果宝宝出现轻轻抽泣或运动,不要急着去拍他、抱他或者给他喂奶,先在床边观察一下,看宝宝是否能接着睡 。否则,给予过多的干预,会人为地打断宝宝深睡眠和浅睡眠的自然交替,破坏宝宝的睡眠规律 。如果宝宝出现了哭闹等更多的表现,我们再去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
睡眠时间没有达标
宝宝睡眠时间没达标,一定影响生长发育?每个年龄段宝宝都有特定的睡眠需求量,但宝宝间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宝宝气质类型决定了他可能就是睡得少一些 。原则上只要精神状态好、食欲正常、没消化方面问题、体重增长良好就可以 。但如偏离太多,可能就需咨询一下医生了 。
育儿小编温馨提示: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宝宝健康的关键,爸妈要避开上述错误的认识哦!
【推荐阅读】
关于新生儿的睡眠安全小常识
开灯睡觉会影响宝宝身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