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宫廷艺术夜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宫廷艺术”专场呈献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七十余件,其中,元青花缠枝牡丹罐1100万元落槌,最终以1265万元成 交 。

元青花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文章插图
【元青花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不时见有人斩钉截铁地说,元青花只用于出口,不供应国内 。诚然,元代青花大量传世于中东地区,据现在研究,青花所用的钴料也来自中东,大量的工匠画师也来自那里,这都表明元代青花一个重要的流向就是出口,这一点我们勿须置疑 。但元青花所有品种都是当时国内普通老百姓都能用得起的日常用品,比如那对举世闻名的象耳瓶,仅是玉山县某乡某村一个叫张文进的人订制的祭祀用品而已 。从国内出土元青花的情况看,既有墓葬、又有窖藏,既有内地,也有边远的北疆,这足以表明元代瓷器在国内分布之广、存量之巨了 。
元青花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壮、画风豪宕,绘画层次繁多,被称为我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
元青花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文章插图
元青花的微观老化是不 可 复 制滴、不可仿造滴;任何人仿造不了!这也是瓷器做旧者不可抵达的领域!微观下胎釉的结晶、钙化、气泡的老化;柴窑烧造的特征、矿物质着色的特征,气泡的时代特征等等……目前作伪者仿造不了!
为适应中亚及欧洲宫廷贵 族的观赏需求,配合这些国家当地生活习俗,元代景德镇烧造出了元青花大件精品 。这种用于出口元青花的生产,采用的是“官搭民烧”的方法 。虽然在历史文献上看,这样的政 府行为究竟是长期,还是短期不好查找,但“出口青花是元政 府下令在景德镇烧制”则是多数学界人士较为倾向的观点 。
元青花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文章插图
元青花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期,为唐、宋青花萌芽期的继续 。成熟期,也就是元朝至大代到至元代,这个时期生产青花已经过渡到正常水平,最 后发展到顶盛期,也正是国外大批贸易要求出口元青花的时候,由当时中东地区伊朗国人带来的钴矿石,要求按外国人生活习惯烧制大型青花器的至正时代,故又有叫“至正型”青花 。这种青花色泽极好的原因是用了国产矿石和进口矿石二元配方的结果 。(含钴量超过0.5%) 。这三个不同时期所用的青花料中由于含钴量的不同则釉色也不相同,早期的浅灰色青釉已不复存在,故早期元青花很好鉴别 。
元青花瓷(又称元青花),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 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 。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