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文章插图
疾病名称:猩红热
病征:高发于冬末春初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此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而以2-10岁幼儿为最高 。
(1)轻型:发热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现皮疹脱屑或并发肾炎后才知道患了猩红热;(2)中毒型:病势发展迅速,突然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有惊厥、昏迷、呕吐、烦躁不安,有时可迅速出现休克 。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常有出血点 。
(3)脓毒型:较中毒型症状更重,患儿有高热、烦躁不安,咽峡炎加重等症状,但此类患儿现已极少见 。
治疗:
一般卧床休息,供给充分营养和水分,症状严重的宝宝可输液,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 。
居家护理:
?居室应注意阳光充足和空气新鲜,保持安静 。
?生病的宝宝最好卧床休息,进食流质软食,多喝水 。
?注意口腔卫生,每次饭后漱口 。
?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若宝宝因皮疹常感瘙痒,可涂抹药水以止痒 。
疾病名称:麻疹
病征: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后经10-12天发病 。典型症状是在3-5天内发热至38-39℃,怕光、流泪、流鼻涕、咳嗽等,与患感冒相似;经3-4天,鼻炎、咳嗽加重,眼结膜充血,同时在口腔颊粘膜上有白色斑点,大小不等,称为麻疹粘膜斑,后按顺序发出疹子,一般先从耳后、前额、发际部开始,逐渐波及脸部 。
如果疹子顺利出齐后即开始消退,疹退处见麦麸状的细微脱屑,体温也随着下降,恢复正常 。疹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1-2周后完全消失 。
一旦麻疹治愈,可获终身免疫 。
治疗: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不必住院治疗,但因患儿在出疹的5天内传染力很强,必须严格隔离 。若患儿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有可能并发了肺炎,如果在出疹过程中患儿声音嘶哑,喝水即呛咳,这是并发喉炎的前兆,这些并发症都要及时就医 。
居家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给患儿保暖 。
?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这样可以使皮疹易于发透,又利于体内毒素的清除 。
?给予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物,特别要注意维生素A的补充 。
?发热有助于皮疹透发,所以出疹期高热不退可用小量的退热药,但体温不要降得太低,维持在38℃左右 。
?在恢复期除少吃油腻的食品外,无需忌口,每天可用温开水将毛巾浸湿擦净鼻和眼睛 。
疾病名称:流行性腮腺炎
病征:又称“痄腮”,以春季为发病高峰 。发热(有时可不明显),腮腺部肿痛,一般先见于一侧,大多在1-2天后对侧也肿大,部分患儿仅有颌下腺肿而无肋腺肿者 。
多数一周内可痊愈,而且获得终身免疫 。
治疗:无并发症的宝宝无需就医,只需在家中隔离护理,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若发现宝宝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痿糜、嗜睡,要警惕并发脑膜脑炎,需及时送医院诊治 。
居家护理:
?宜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 。
?不要给宝宝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加重疼痛 。
?用冷毛巾挤干水后轻轻地贴在肿胀的部位袋,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