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越来越走俏

汝官瓷已成为传世品保存最少的古瓷 。而国内民间的汝窑藏品大多数为临汝窑、东沟窑等汝民窑器,其价值和汝官窑有很大差距,通过与出土发掘所获得的资料反复对比考证,能得到各位专家公认的汝官窑瓷为数不多 。

汝瓷越来越走俏

文章插图
早先的中国古代青瓷大多数釉面呈现出开片现象,而斜开片出现较为稀罕,从现在的资料看汝窑青瓷斜开片现象可能是最早出现的青瓷斜开片;汝瓷的斜开片也是被最早关注到,并被大众接受的汝窑青瓷审美的“开片美学” 。
汝瓷各种色调的釉均为同一类型的配方 。我在景德镇所作的复烧实验表明,汝瓷釉色调的深浅与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密切相关 。烧成温度在1150oC以下,釉呈月白色,具完全失透感;烧成温度提高到1160~1180oC,釉呈粉青、卵青色,具半失透感;烧成温度提高到1180~1200oC,釉呈淡天青色或天青色,具玉质感;烧成温度提高到1200oC以上,釉呈豆青、灰青或虾青色,具玻璃质感 。呈色取决于烧成气氛,气氛的性质则决定釉内所含铁质的价态 。还原气氛弱,青釉中的铁大部分为三价铁状态,釉色呈黄 色或青中带黄;还原气氛强,铁大部分为二价铁状态,釉色就呈美丽的青色 。如果还原程度恰到好处,就呈淡天青色;如果还原不足,就呈豆青色;如果还原过度,就呈灰青或虾青色 。汝窑最美的釉色是一种纯正的淡天青色,釉面呈玉质感,迎合了当时最 高统治者的审美趣味 。
汝瓷越来越走俏

文章插图
“天青釉汝窑洗”就包含了北宋汝瓷的所有特点,玛瑙末为釉,釉色如冰似玉,釉面呈鱼子状,层层相叠,胎质细腻,胎体轻薄,且有“香灰胎”之称,三枚支钉痕如芝麻状,俗称“芝麻钉”,素雅的釉色,秀美的造型,精细的做工,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了含蓄清淡的艺术风格,成就了这件“天青釉汝窑洗”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 。
在古文献有关汝窑瓷器的记载中,对汝瓷有“隐苦”细纹的记录 。所谓“隐若细纹”是釉面裂纹,细心看则有,粗略看则无的意思 。瓷釉裂纹开片是胎釉的收缩系数不同所产生 。有釉薄裂纹宽露胎、而釉厚则裂纹细规律 。汝瓷釉较厚,“堆脂”部位有四毫米,不能产生宽、深、露胎的裂纹,明显开片 。在器物的釉薄部分,裂纹比较明显 。
汝瓷越来越走俏

文章插图
由于汝窑瓷器流传途径单一,而出土器不可上拍且多为残器,因此,汝窑器在拍卖场上难得一见 。从目前的拍卖资料上看,到目前为止,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巨头还没有汝窑重器上拍 。仅几家顶 级博物馆才能看得到,私人珍藏的少之又少,且没人转手 。
【汝瓷越来越走俏】在一部分传世汝窑瓷器的外底錾刻有“奉华”、“蔡”、“寿成殿皇后阁”、“乙”、“丙”等铭文,其中“奉华”、“寿成殿皇后阁”是汝窑瓷器进入宋代宫廷后,由宫廷玉作匠师镌刻于器物底部 。“奉华”是“奉华堂”用器的标志,“奉华堂”是南宋高宗时德寿宫的配殿 。“蔡”字则是物主的姓氏,有人认为可能是当时权臣蔡京用器的标志 。而“乙”、“丙”则是清代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将宫中所藏古董分成“甲”、“乙”、“丙”等级别后,命宫廷玉作匠师将字刻于器物外底 。除此之外,汝窑瓷器上几乎再无其它款字或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