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有收藏价值

元青花瓷的胎土含杂质(主要是铁分子物质)还比较多,但如果使用含铁分较高的垫具,也有可能在底足出现铁锈斑点 。区别主要是观察锈斑是从胎体析出还是由外部粘连所致 。如是后者,铁锈斑点一般都分布在足端(即与垫圈、垫饼的接触面),外底中 心地带少有;如是前者,则分布比较没有规律,外底中 心地带常可见之 。还有一点对鉴别很有参考意义,即大的锈斑常呈现银面,有云母般的光泽 。

元青花有收藏价值

文章插图
青花大多为宽而较矮的圈足 。一般器底、器内盖内不施釉,但大多数器内和器底见有釉斑 。元青花的罐瓶类的胎体多数是四段三接 。也有五段四接的 。接口分别在底部、腹部、颈部 。用泥浆粘接口,接合处有明显凸起 。接处可见泥浆挤压出的痕迹 。器内壁一般不施釉有的呈浅淡的火石红色 。器底不施釉,称之糙底或砂底,在糙底上呈有红色斑,俗称火石红大多数赝品器底的火石红做成深橘红,釉面稀薄,有过分晕散,画意呆板等,只要多看,便能辨别 。
我们对于元青花的研究和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 。人们常说的元青花主要是指元代晚期(1341——1368)的至正青花,至正青花是元青花的杰出代表,但并不能涵盖整个元代青花瓷器 。元青花的存世量少,主要与多年来的征战,以及明初统治者野蛮焚毁元代器物有关,到了洪武年间,青花瓷器无论釉料还是花纹人物等大部分依然是沿用元代青花风格 。
元青花有收藏价值

文章插图
至正型青花在纹样上的特点是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有浓厚的我国传统民间图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风格华丽热烈,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又极为相似 。从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看,元青花的纹饰不但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宋代磁州窑黑彩的图样,表现技法也十分熟练高超,画面精美生动 。
以景德镇的湖田烧造的元青花瓷而论,胎质坚细、露胎砂底光滑、时有附着铁色斑点,尊﹑罐类底部边际略有浅显较宽边足,盘类足内边呈坡形,梅瓶类足边刮削棱角有力,干净利索、宽窄不齐 。玉壶春瓶圈足边线虽然齐平,但有显示里出外进之疵 。
【元青花有收藏价值】
元青花有收藏价值

文章插图
元青花的绘画笔法最令人震撼 。它挥洒自如,有时锋芒太露、不究细节,一笔点化往往越出边线 。尤其是人物,运笔急速,但求神似 。但其沉着痛快、爽利劲健却为后世青花远远不及 。
元青花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的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 。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 。其开辟了由素瓷向 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也奠定了青花瓷在瓷器中的霸主 地位 。其强大的艺术地位从未被任何瓷器品种所撼动,对从古至今的中国艺术界,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