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鉴定,一定要让眼界更严,同时也要放宽

有人认为钧窑的必备特点就是釉面具有“蚯蚓走泥纹”,这不完全正确,只能说是特点之一 。很多馆藏钧窑的釉面是不具有走泥纹的 。因为在当时的官窑,追求完 美,力求釉色均匀,但由于少数器皿在烧制中的窑温、釉色原料配比、烧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釉面在温度中的变化还原不一,才形成了走泥纹 。

钧窑鉴定,一定要让眼界更严,同时也要放宽

文章插图
钧窑首创于唐代,兴盛于宋代,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闻名于世 。钧台窑是宋代众多钧窑中最 具代表性之一,窑址发掘出土数以千计供宫廷陈设用的这类瓷器,器物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 。绝大多数窑均烧窑器物,天蓝、月白釉较多 。一部分窑址还发现烧磁州窑白地黑花、三彩、红绿彩等品种,其中以扒村窑质 量 最 好 。传世不多,评价甚高 。故有“家有钱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河南钧窑是宋代著 名瓷窑之一,有河南禹县为中 心,遍及县内各地,钧窑瓷器由于釉中含有微量的氧化铜,创造性的烧出了紫红色釉 。钧窑以青中带红、灿如红霞的釉色而闻名当时 。
钧窑鉴定,一定要让眼界更严,同时也要放宽

文章插图
金代钧窑瓷从造型上看,多盆、碗、碟、罐、瓶、盒,其炉、鼎、尊很少,缺少审美力度,以及纯美学欣赏功能的造型,标志着功能的转换,角色的变更,即成为民窑日用的回归 。
宋代钧窑瓷器(以下简称宋钧瓷)历来存世稀 少,异常珍贵,自古就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赞誉,传世宋钧瓷又大部分深藏皇宫内苑之中 。因此,真正上手把玩,深入研究宋钧瓷的机会,对专家学者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 。也正是这种难于亲身手鉴、目鉴、心鉴的原因,使人们对宋钧瓷的认识处于模糊之中,甚至学术界亦是人云亦云,众说不一,致使初涉收藏的朋友把一些著述理论放之实践而屡屡“打眼” 。
钧窑鉴定,一定要让眼界更严,同时也要放宽

文章插图
钧瓷以釉厚为本 。其色或沉釉底、或悬釉中、或浮釉表,釉厚浑活,釉层乳光莹润,层次繁多,透活欲滴,立体感极强 。
【钧窑鉴定,一定要让眼界更严,同时也要放宽】钧窑的釉中会加入少量的五氧化二磷,使得钧瓷不像一般青瓷那样具有透明感,而是呈现出一种悠远的乳光状态,这件并未加入大量的铜的氧化物,因此呈现出一种高 级的“雾霾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