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2019年拍卖成 交的天价田黄

田黄中有一种外面是金黄 色,透过半透明的冻石可看到石材深处是白色的 。这种印材是古代由于各种原因,由山上掉下的、大半是白芙蓉的印材,形成石卵子 。方宗珪《寿山石誌》说:“古人采掘芙蓉石,常有零星碎块残留洞口,经山洪冲荡,落入溪中,石成卵状,故名溪蛋,实即芙蓉石 。唯外表泛淡黄 色,向内渐白,质稍坚,乃长期受溪水冲刷所致 。”

细说2019年拍卖成 交的天价田黄

文章插图
田黄冻石是田黄中质地最 好的,是一种灵石,颜色如鲜蛋黄,是田黄中的极 品,十分稀有,大多产于中坂,历史上多列为贡品 。银裹金田黄由黄白两色组成,外表包裹白色石皮,肉呈纯黄 色,酷似煮熟的鸡蛋,黄白色界限比较分明 。这种田黄一般个头小,肌理内隐约可见细密的萝卜纹,不能全部包裹的次之,为珍 稀种类 。
然而玉石再美,若不经过设计和雕刻,终究只是美丽的璞石而已 。我们纵观田黄发展历史,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唯有以田黄制成的“重器”,少有原石的身影 。雕刻家们赋予田黄作品以人文性、文学性、艺术性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田黄材质和工艺相互彰显,自然和人工和谐统一,激发出“天 人 合 一”的艺术魅力 。所以,唯有器物才能被历史所铭记,也唯有器物才能在历史中流传 。这便是人赋予田黄的人文艺术内涵 。
【细说2019年拍卖成 交的天价田黄】
细说2019年拍卖成 交的天价田黄

文章插图
田黄,是寿山石中的珍品,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村的田坑 。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温、润、腻、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 。史载,清时福建巡抚用一整块上等田黄雕刻了“三连章”,乾隆皇帝奉为至宝,清室代代相传 。清朝覆亡时,溥仪不要其他珍宝,只将那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 。至于民间相传,田黄是女娲补天时遗 留在人间的宝石,又说是凤凰蛋所变,还传田黄可祛灾避邪,藏田者能益寿延年等等,给田黄蒙上了许多神秘色彩,故田黄一直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至宝 。
“名声在外”的田黄很多人都想拥有,真正的田黄在市场上越来越少,那么,收藏界常说的田黄到底为何物?田黄产于我国福建省福州市北寿山乡水田之下 。石大者如卵,呈自然形态,色黄者称之为田黄,有黄金黄、桔皮黄、枇杷黄等多种 。清初以来,取以治印,因其难得,遂成为印材中的珍品,故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 。
细说2019年拍卖成 交的天价田黄

文章插图
田黄的特征一般从质地、色泽、纹理、石形、石皮和石格等方面来考量 。其质地多呈微透明或半透明状,有温润、细腻、通透的特征 。其中中黄,也称作“黄金黄”,色泽纯正,最受赏者青睐 。田黄体内所呈现的细密纹理,因其形如萝卜剖面的纹理,故称为“萝卜纹” 。这是区别田黄与其他黄 色石种的主要标志 。没有萝卜纹理的黄 色石头即使具备了田黄的其他要素,也不能叫做田黄 。但有萝卜纹的黄 色石头也未必是田黄,毕竟田黄还需具备其他多种要素 。
并称为“四大国石”的寿山石、田黄、青田石、昌化石在历史上便是名贵的印章石,而巴林石属后起之秀,近10年内价格飞涨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巴林石价格赶超寿山石和青田石,未来市场价值被看好,不少内蒙古人均南下回收巴林石料,甚至回收摆件后切成印章出售 。而一贯名贵的寿山石更是炒出天价 。羊城晚报采访人员了解到,目前寿山田黄市价已超10万元,近日在北京拍卖会上两件田黄小件便拍出千万元高价 。上等的广东绿玉印章只能买到十几万元,但是寿山石、青田石制成的印章已达几百万元、上千万元 。一块石料开采出来,首先挑选最 好的石料雕刻成印章,不能切印章的石料才做摆件 。“拍卖场上,印章的成 交率能超七成,但是摆件成 交率仅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