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消费:限购不可怕,不透明最可怕

奶粉限购——国产奶粉需要品质透明
3月1日 , 香港特区颁布《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 , 正式限制本地奶粉出口 , 与此同时 , 另一股自海外国家的奶粉限购潮也开始愈演愈烈 。继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实施奶粉限购政策后 , 4月 , 英国一些超市也开始限制顾客只能购买两罐婴儿配方奶粉 。有分析指出 , 国际上之所以频频出台这些举措 , 或就是针对洋品牌奶粉需求量巨大的中国大陆买家 。

奶粉消费:限购不可怕,不透明最可怕

文章插图

香港满载奶粉而归的内地扫货客正在排队等待通关
中国每年出生约1700万新生儿 , 进口奶粉的规模一直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 。据海关总署本月初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 一季度 , 我国进口奶粉24万吨 , 增长达到23.7% 。中国庞大的奶粉需求给国际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 为了保证本国的奶粉供应 , “限购令”实属无奈之举 。虽说限购令在保证市场自由方面还有待商榷 , 但中国的奶粉行业更应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 。
修炼内功才是中国奶粉企业的当务之急
由于奶粉用途的特殊性 , 安全性是消费者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 , 消费者对于国产奶粉迷雾重重的产品质量始终避而远之 , 而生产透明、质检严格的进口奶粉 , 因其品质更加具有保证 , 催生了华人在全球范围的抢购热潮 。因此 , 对于国内奶粉企业来说 , 如何踏实修炼内功 , 保证国产奶粉品牌的透明质量 , 树立消费者对本国奶粉的坚实信心 , 才是时下的当务之急 。

网友绘制的中国奶爸奶妈眼中的世界奶粉地图
对此 , 国内知名的母婴品牌Engnice英氏走在了前列 。其特有的“全程透明可溯”系统 , 成为了行业中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明白消费的典范 。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 , 英氏奶粉特别与全球历史最悠久的乳制品公司丹麦阿拉公司开展深入合作 , 引进北欧原奶质量管理体系 , 打造出全程透明可追溯的世界级品质奶粉 。此举真正做到让消费者亲眼见证英氏奶粉生产到上市的每一环节 , 突破了消费者与产品质量之间的信息隔膜 , 为消费者提供了放心选择奶粉的全新方式 , “看得见的品质”便也成了英氏产品的代名词 。
全程透明可溯 , 为打破限购禁锢指明方向
据了解 , 丹麦阿拉公司是英氏奶粉的海外生产基地 。阿拉公司地处北欧黄金奶源地 , 在生产中采用干法+湿法结合的世界级工艺 , 以及先进的全程智能清洗和检测系统(CIP&TEST) , 全程无人参与并且生产时间不超过48小时 , 避免了营养流失 , 使奶粉营养均衡全面 , 亲和人体 , 遵循宝宝自然成长规律 , 同时具有更好的口感和溶解性 。
在英氏奶粉的生产过程中 , 从原料、农场、奶牛到生产、运输、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电子跟踪系统实时监控把关产品质量 。消费者可以通过英氏特别开发的终端系统“e本通” , 输入每罐英氏奶粉独一无二的追溯编码 , 相应产品的名称、原产国、生产厂、奶源地、生产灌装、丹麦出境、中国入关等信息都会详细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 毫无“内幕”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