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田黄的真实价格!小心别被这些田黄陷阱套路了!

田黄的真伪鉴定 , 主要是依靠肉眼进行 , 还可以根据上述外观特征基本可以辨别清楚 。早在一千多年前 , 我国已有人开始采集 , 到了明清两代田黄更是盛名于世 。许多 达官显贵 , 文人雅士竞相刻意收集田黄 。相传清初时期皇帝祭天 , 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 , 寓其“福(福建)、寿(寿山)、皇(田黄)”吉祥之意 。因此 , 田黄一直盛名不衰 , 身价倍增 , 曾有古话“一寸田黄一寸金”
【原来这才是田黄的真实价格!小心别被这些田黄陷阱套路了!】

原来这才是田黄的真实价格!小心别被这些田黄陷阱套路了!

文章插图
文献上常说田黄“无根而璞”“无脉可寻” , 这样的形容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田黄的产地只有寿山溪沿溪水田的上坂、中坂、下坂 , 其他区域虽然也间或有出产独立于矿床的独石 , 但由于产生时间和周围环境不同 , 因此都不是田黄 。如今 , 为了留下这上天赐予的稀有宝石 , 寿山特别规划出两亩田坑土地 , 永 久禁止开采 。它被称为“田黄的最 后两亩地” , 是每个爱石者到寿山后必然会去瞻仰的宝 地 。
田黄的形成是在泥土中吸附矿物质的精华并缓慢的结晶过程 。田黄的本质是“泥“不是石 。乾隆田黄三连章就是当年乾隆得到一枚真田黄后雕刻而成 , 并作为帝王秘笈代代相传 。田黄是泥土的精华 , 而土地就代表天下 , 乾隆是真正懂田黄的人 。真田黄的秘密从来秘而不宣 , 所以后来没有人能认知 , 更无任何资料可查了 。真正的田黄是极其罕有和珍贵的 , 它的美丽程度足以令人震撼 , 在世界宝石库中无 与 伦 比的崇高至上 , 是世界上最 具魅力的奇珍宝石 。
原来这才是田黄的真实价格!小心别被这些田黄陷阱套路了!

文章插图
自古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 , 对其珍惜成都由此足可见 。早在清朝就有人以连江黄假冒田黄 , 来谋取私利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 , 也给造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 市面上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田黄与某些石种有相似之处的特点 , 或以次充好 , 或制假乱真 , 因此田黄收藏者必须加以防备 。
田黄的手感类似软玉 , 质地温润、细腻、凝嫩 。其在光线透照下 , 石心皆泛黄红之光 , 灿烂醒目 , 即使在寒冬腊月 , 也感觉温润 , 但如果用指甲划田黄应该不留痕迹 , 因为田黄寿山石的硬度大于人类的指甲 。相似石头的手感则明显干燥许多 。符合手感、表皮特征 , 并且同时拥有“石皮”的石头 , 一般可初步鉴定为田黄 。
原来这才是田黄的真实价格!小心别被这些田黄陷阱套路了!

文章插图
黄颜色是中华民族的正色 , 是国色 , “黄”和“皇”又是谐言 , 和封建社会的皇帝沾了边 。这样 , 无疑会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所以 , 田黄的“黄”,就要求黄得浓艳俏丽 , 要黄得娇美醒目 , 要黄得明朗神采 , 如同金子般的灿烂 。如果外面有包裹着的皮质层 , 如“银包金”、“金包银”、“乌鸦皮”等品种 , 也应当要求色差大 , 要黄白分明 , 黑黄清晰 。而某些颜色黯淡、混浊 , 偏杂色或模糊色的田黄 , 即便质地不错 , 块头再大 , 也称不了上品田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