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横扫六国,为何他逝世后,六国却响起一片哀嚎悲痛之声?

秦昭襄王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长达五十五年之久 。
早年,他跟随母亲在燕国为人质,直到秦武王去世,回国夺位,成为秦昭襄王 。在他即位初期,宣太后当权执政,外戚魏冉处理庶务,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了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等地,发动了著名的水淹郢都的战役 。从此,东方各国听闻虎狼之秦无不战战兢兢 。

秦昭襄王横扫六国,为何他逝世后,六国却响起一片哀嚎悲痛之声?

文章插图
后来他听从范雎之言,夺取宣太后、魏冉的权柄,正式亲政 。文以范雎为相,武以白起为帅,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并对赵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坑杀四十万赵军 。之后,他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
秦昭襄王在位时可以说战果硕硕,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薨逝,终年七十五岁,谥号为襄 。要说秦国内部的人为之痛哭还好,但东方六国为之痛哭,响起哀嚎悲痛之声,恕笔者一时无法理解了 。笔者认为与其说是哀痛秦昭襄王,不如说是哀叹自己的未来 。
周朝灭亡,天下共主已失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秦国的大将赵摎攻打韩国,攻占了阳城,斩首了4万人 。接着赵摎继续挥师攻打赵国,攻占了二十几个县,斩杀及俘虏了九万人 。位于王畿的周赧王姬延感到非常恐慌,于是他和燕国、楚国密谋联合各国,再订立合纵盟约攻秦,准备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 。
秦昭襄王横扫六国,为何他逝世后,六国却响起一片哀嚎悲痛之声?

文章插图
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将军赵摎攻打西周 。吓怕的周赧王跑到秦国,叩头认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秦昭襄王 。由此可见此时的周天子已经没有了尊严 。秦国将周赧王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贬为平民,便放其回到西周 。后来姬延抑郁而终,东周国亡,立国879年 。
要说之前,虽说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但各诸侯之间还是顾忌着周天子的地位和身份,都还承认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例如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之时,他们都要去周天子那里申请旨意,让周天子承认自己 。但昭襄王薨了以后,加上周天子也没有了,整个东方六国宛如心中失去了一个支柱,一个中心,怎能不哀痛?
秦昭襄王横扫六国,为何他逝世后,六国却响起一片哀嚎悲痛之声?

文章插图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挡住秦军的铁蹄了
在他在位时,东方六国已经被欺负怕了,这时候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去掉,身上的重压一消失,加上对未来的茫然四顾,不知所措,东方六国的哀痛不仅是重压后紧张的酸楚,也有对自己未来迷惘的恐惧 。秦国实力远超东方六国已成定局,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够挡住秦军的铁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哀痛更多是对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哀痛 。
在秦征战六国时,秦昭襄王手段的确狠心——坑杀赵军四十万、水淹郢都等等战役,都给东方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在他逝世后,六国的一片哀嚎标志着天下共主已逝,从此是秦国鞭笞天下了 。
诚征优秀稿件:投稿指南
相关推荐: 清代一壮汉,以一人之力搏杀山东响马,此等盖世豪侠,天下少有
侠义凛古今,威名动鬼神 。一心扶赵魏,百战胜嬴秦 。为国同坚楚,悠然思废吟 。英雄无用处,酒色了残生 。此篇评词,乃侠义之作 。“大狮”借此篇评词,为各位看官引出一位大清乾隆朝时的侠义之士 。此侠士有何义举?您沏好茶水,坐稳板凳,且听“大狮”慢慢道来 。话说清朝乾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