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海外复苏将逐步进入兑现期,从而实现海内外对大宗商品需求的共振 。随着疫苗的落地,欧美的生产将逐步恢复,这将使得海外加大对资源品的需求,而此前主要是对终端商品的需求 。这将导致海内外需求的共振 。而且,海外还面临补库的需求,这将进一步增强大宗商品的需求强度 。因此,海内外需求共振的前景,奠定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基础 。以热卷为例,2020年上半年,由于对资源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国市场的热卷价格上涨超过了美国和欧洲,而此前多数时期欧美的市场价格要高于中国 。而到了下半年,海外市场的价格逐步恢复,热卷价格又再次超过中国且近期的涨幅明显快于中国 。从价格的变化中体现出海外需求向资源品转变的过程及其对商品价格带来的支撑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基于ARDL-ECM模型的大宗商品价格再评估
根据我们建立的大宗商品价格的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对象为彭博大宗期货价格指数:
(1)彭博的大宗商品综合指数:由22个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组成,具体包括下列分类指数所含合约,如原油、黄金、银、铜、锌、镍等,反映标的商品期货价格变动的回报率 。
(2)彭博的贵金属指数:由黄金和白银的期货合约组成 。
(3)彭博的农产品指数:由咖啡、玉米、棉花、大豆、大豆油、糖和小麦期货合约组成 。
(4)彭博的工业金属指数:由铝、铜、镍、锌等期货合约组成 。这个指数缺陷是不包含我们国内定价的黑色金属 。
(5)彭博的能源指数:由原油、取暖油、无铅汽油和天然气的期货合约组成 。
我们更新数据及假设:
(1)工业生产在2021年上半年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由于补库需求,我们假设其绝对水平高于19年的高点 。
(2)美国、日本和欧元区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的流动性继续维持宽松,整体M2增速逐月回落 。
(3)全球复苏的背景下,未来美元持续贬值,截至2021年6月,美元指数降至86 。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认为截止2021年6月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涨幅或达30%,能源涨幅最高或达到50%、工业金属涨幅15%、农产品7%、贵金属或仅有5%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冲击带来导致海外生产持续难以恢复,抑制海内外对原材料的需求共振 。
海内外货币政策的快速收紧,压制市场流动性 。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
(责任编辑:DF506)
- 年末A股“绞肉机”仁东控股13跌停 神秘私募“精准逃顶” 还有神秘游资出货!
- 男子买到假茅台 一审判决“假的不一定质量不合格”被发回重审
- 租金支付周期超3月要“强监管”!南京8部门发租赁新政 还有多地也有新举措
- APP“跑路” 投资人血本无归!“甜蜜诱惑”背后竟是“杀猪盘”大骗局!最新调查来了
- “指数预测”失宠了!券商研究所转型 要这么干
- 妙用体态应对“淘气包”
- “菜鸟”妈妈的20个难题
- 家中有个“人来疯”!
- 妈妈为何变成“母老虎”?
- 婴儿应该如何防治鹅口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