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出行 谨防手足口病

4月份春暖花开气温适宜,正是大家外出踏青、春游的好季节,但相关专家提醒大家,谨防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和呼吸道传染病缠身,尤其是近期死灰复燃的手足口病,需要引起为人父母者的足够重视 。
症状
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 。”郑州市儿童医院一位医生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该病于每年春季开始多发,4月至5月病例增加明显,5月至7月发病形成高峰,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婴幼儿 。
据了解,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的常见传染病 。患儿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会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 。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
郑州市儿童医院的相关医生说,手足口病发病一般较急,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并常伴咽痛 。发热1~2天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 。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黏膜 。1~2天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
预防 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据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密切接触传染源,可通过空气飞沫,或经口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传播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大科主任杨建丽说,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很多,不同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后没有或很少有交叉免疫力,一种肠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力持续时间较短,不会获得终身免疫 。另外,不同的病毒型可在同年流行,所以幼儿有可能一年被多次感染 。
“其实,手足口病并不可怕,家长不必惊慌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新提醒家长,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或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同时,在流行期间,家长要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新闻背景
我国局部地区疫情受关注 专家表示可预防不必恐慌
有媒体报道,根据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报告数据,今年3月以来,我国多数地区均陆续报告了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发病数较前两个月明显增加 。
【4月出行 谨防手足口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维中3月27日说,从目前情况看,近期的上升势头还是比较猛 。跟去年相比,今年的疫情来得早、来势凶 。主要流行于农村地区 。局部地方还是比较严重的,发病比较多 。晚报采访人员 董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