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我和母亲,进行一场12年的“漫长告别”( 三 )


情感:我和母亲,进行一场12年的“漫长告别”
文章图片
陆晓娅与母亲的早年合照
后来 , 他们一家经历了种种变故 , 像电视剧《人世间》里那样 ,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地别离 , 家庭成员四处分散 。
15岁那年 , 陆晓娅离开北京 , 去陕北插队 , 等她下乡回来 , 父母再次离开了 。
直到父亲生重病 , 他们才从巴黎回来 , 而此时 , 父母都老了 , 陆晓娅为工作而忙碌 , 后来又有了自己的家庭 , 回想这一生与父母共同生活过的时间“很短 , 很短” 。
父亲是个“特别愿意表达感情”的人 , 陆晓娅在陕北插队时 , 父亲常给她写信 。 那时知青们的生活较为混乱 , 陆晓娅所在的大队28个知青 , 死了3个 。 挂念女儿的父亲 , 两次从干校到陕北去看她 。
母亲则对几个孩子表现得比较淡漠 。 她很少笑 , 总是板着脸 , 偶尔给陆晓娅写信时 , 语气严肃 , “她给我写的信像《人民日报》社论似的 , 总是‘领导人教导我们说怎样怎样’……”回忆那些信件 , 陆晓娅笑了出来 , 她称 , 连女孩子来月经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 , 都是父亲来信告知她的 。
情感:我和母亲,进行一场12年的“漫长告别”
文章图片
陆晓娅的母亲
短暂的共处时间里 , 母亲表现得不似社会角色里的“母亲” , 陆晓娅的同学中 , 父母总将好的吃食用品留给孩子 , 而母亲陆女士永远把珍贵的水果、时髦的的确良衬衣留给自己 。
陆女士从不打孩子 , 也不骂他们 , 陆晓娅却常在心里琢磨“她爱我吗?这是我亲妈吗?”
中国传统文化里 , 说父母不好是很难的 。 当一个人去跟身边朋友诉说自己与父母的矛盾 , 得来的反馈永远会是“她/他也不容易”“你多让着他们点儿” 。
陆晓娅学过心理学 , 明白依恋关系对人的重要性 。 她有时会想 ,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应该是天然的 , 如果孩子长期在拧巴和缺少爱的环境下成长 , 等到父母老了 , 又如何生出“我要照顾他们”的自然情感来呢?
陆晓娅也渴望得到母亲的爱 , 童年时这种渴望会被投放在学习成绩上 , 她那时是学校里的“好学生” , 非常听话 , 努力学习 , 认为“只有听话的孩子才会被重视” 。 以至于后来在翻看童年照片时 , 她忽然发现照片里的小姑娘 , 看上去丝毫没有同龄孩子的淘气灵动 ,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非常严肃的神情 。
这种母爱缺失所带来的影响 , 甚至延宕到了陆晓娅成年之后 , 她常常会将价值感放在他人身上 , 认为帮助其他人 , 才能让自己有价值 。
直至母亲患病后 , 陆晓娅还是会通过母亲对公园里其他陌生孩子的喜爱 , 从而小心翼翼地确认母亲对自己的感情:“老妈喜欢小孩 , 应该也喜欢小时候的我吧?”
陆晓娅曾试过缓解母女关系 , 给母亲写了一封长信 , 在信里 , 她剖析自己多年来的心路历程 , 提到母亲患认知症后的改变 , 表达了姐弟三人被不公平对待的不满 , 亦有对母亲的心疼与感激 。
但这封信似乎来得晚了一些 。 此时的陆女士已经老了 , 又患上了认知症 。 陆晓娅将信寄给了母亲 , 她回家后 , 信被剪开了口放在母亲床边 , 但当她提到这封信 , 母亲却佯装不知“是吗?我不知道你的信啊 。 ”
陆晓娅觉得 , 母亲一定看过这封信 。 并产生了触动 。 母亲去世后 , 她与家人整理遗物 , 很多早年信件依然还在 , 惟独这封信不见了 。
她在心内猜测 , 是不是母亲将这封信毁了?但无论如何 , 陆晓娅从不后悔自己写了这封信 , 她终于将憋了多年的话说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