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女王张傲嘉:我张扬,我快乐


音乐剧女王张傲嘉:我张扬,我快乐

文章插图
为歌剧痛并快乐着
1979年8月16日,张傲嘉出生于上海,外祖父是圣约翰的毕业生,在渣打银行做事,还是国标高手,即便在经济困难的年代,他也会把仅有的一件白衬衫,每天仔细洗熨,还要上浆,然后才穿上出门 。而外祖母直到现在,仍然会为了去弄堂买一棵菜打扮自己,擦粉、涂口红 。他们注重生活细节,把生活变得像一场表演 。
这些熏陶,让张傲嘉从小就受到美的启蒙教育,懂得追求生活品质,也让她在童年种下一个梦想:
做一个站在聚光灯下的人 。
16岁时,张傲嘉开始学习声乐,老师为她取艺名影子,并非想让她成为一个虚无的影子,而是想将她培养成一个有影子即意味着有灵魂的人 。
18岁那年,风华正茂的张傲嘉以一曲卡朋特的《Superstar》夺得上海英文歌曲大奖赛冠军,并认识了改变她一生的著名音乐人李苏友 。这位曾经制作了风靡全球唱片《阿姐鼓》的优秀音乐家,听了张傲嘉的歌后,见到她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你成为世界奇迹 。
”那一年,张傲嘉出版了自己的首张唱片——《物质女孩》 。
1999年12月22日,张傲嘉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到美国做访问学者 。她从帕克莱长途旅行到纽约,在西51街和百老汇街交界处的格什温剧院,平生第一次观看音乐剧——杰罗姆·柯恩与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的《演艺船》 。她被那两个小时的演出深深震撼了,至今还保存着那晚的节目单 。那晚,她沿着42街走回旅馆,听见自己的心在黑暗中狂跳并喃喃自语:“我要当一名音乐剧演员,我要歌唱 。
随后,张傲嘉开始关注音乐剧,并了解到,芝加哥有全美排名靠前的音乐舞台剧表演专业学院,而当地的平均消费指数比东部要低15个百分点 。她决定,去芝加哥学音乐剧!她用仅有的积蓄买了张最便宜的单程机票,在凌晨4点到达积雪一米厚的芝加哥 。
在异国他乡,为挣高昂的学费,她割草、扫烟囱、洗游泳池,找不到工作穷困潦倒时,吃减价薯片 。芝加哥的严冬,还让她患上肺炎,幸运的是,靠两瓶99美分的阿司匹林和国内带去的5包牛黄解毒片,她居然扛过去了 。而这些辛酸和孤独,在她走进学校剧场、音乐响起时,便立刻烟消云散 。
在美国完成学业后,张傲嘉成了一名专业的百老汇演员,她在好莱坞录制了在全美发行的唱片《张傲嘉作品壹号:去东方》之后,她又在纽约林肯中心、芝加哥皇家乔治剧院、悉尼歌剧院的舞台上征服无数观众 。但是,现实依然残酷,作为黄皮肤,在百老汇很受压制 。即使你的唱功再好,形象不合人家的口味一样没有前途 。比如《贝隆夫人》,女主角应该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女,没人能想象她的面孔是一张亚洲人的脸 。
就在她的歌剧之路难以走下去之时,李苏友打来电话,说国内有一部很好的音乐剧,想邀请她回来 。
我只为舞台存在
2000年底,张傲嘉回到上海 。
第二天导演就过来看她,听了演唱看了表演后,导演惊叹道:“举手投足间充满戏剧的夸张和张扬,目光中的热情和自信因为盛得太满,几乎要溢出来!但你做不了女一号 。”
因为,女一号是个平民姑娘,应该是柔弱、娇嫩的玉女,而女二号则是大反派 。张傲嘉并不介意演反派,她认为,女一号往往由于过于完美而逃不过花瓶的命运,女二号则不同,大多充满了欲望和矛盾,是最具戏剧感和生命力的角色 。结果,那部《与陌生男人喝酒》的音乐话剧让她闻名音乐界 。而后,因主演著名音乐人三宝的大型原创音乐剧《金沙》,张傲嘉更是声名鹊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