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宝宝的各种“怪癖”

      很多初为父母之人,大概都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感到惊讶,比如他们凌晨五点就起床,家里一有客人,他就会“人来疯”等等 。宝贝有时候就像来自另外一个星球,行为和反应颇让人费解,尤其是面对他们的“怪癖”,父母们常常无所适从 。对此,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我们破解了其中奥秘:孩子不是生下来就要和我们作对的,也不是得了什么怪病,或者先天乖戾,只是年轻的我们还不懂幼小生命的“行为艺术” 。
为什么小孩喜欢一遍一遍地反复看同一本书?
a:小孩之所以会在翻到书的最后一页后又从头开始看,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小了,书中的内容大大超出了他们已经知道的范围,而看一遍并不足以让他们掌握新鲜知识 。像一些新的词汇、一些文字叙述的真正含义,孩子们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接受 。如果拿成人和小孩比,大概父母把一本书看到可以背下大部分内容的时间,才够小孩刚刚搞清楚每一页的内容,就是说,如果让他们复述,他们看到上一页才能想起下一页大概是什么东西 。
do:如果你正为孩子死盯着一本书不放而犯难,你就得告诉他一本好书确实让人爱不释手,但也要注意多涉猎一些书籍 。孩子都是模仿天才,如果他发现你喜欢看书时读出声来,那他马上就会变成小号的你 。如果发现他对某本书感兴趣,可以为他细细地讲这本书什么地方最吸引人,或者让他找出一些书中具有共性的东西 。涉及情感的书,孩子们领会和把握起来比较困难 。比如对于害怕和妒忌之类的微妙感觉,孩子们可能有时候理解不了,或者可能因为误解而被误导 。因此还是需要父母帮他选择适合他读的作品 。
为什么孩子喜欢玩捉迷藏?
a: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捉迷藏,尤其是喜欢先充当闭上眼睛数数,然后张开眼睛寻找同伴的那个角色 。心理学家认为,捉迷藏能锻炼孩子的认识力和社交技巧,因而受到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喜爱 。首先,捉迷藏启发了他们,让他们发现,那些暂时不在视线范围内的人其实并没有走开 。随着越长越大,他们会从游戏中慢慢学会自己去找那些要找的东西 。捉迷藏还帮助孩子获得这样一种认识:并非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和他们眼中的一样 。
do:你可以寓教于乐,在捉迷藏时启发孩子,教他一些新词汇 。比如,你可以问他:“桌角是在桌子下面吗?”“不是 。”“你觉得藏在桌子底下怎么样?”通过这种形式,孩子能更深入理解“桌角”、“下面”、“藏”等新词汇字面及字面背后的真正含义 。或者,你还可以拿玩具做辅助“教学”:把一个玩具藏在身后,和他做游戏:让他猜和找 。这样,你不会对教育孩子感到厌烦,并且孩子的回答充满了多种可能性,游戏将乐趣无穷 。这种方法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适用 。
为什么有时候小孩吃着吃着饭就睡着了?
a:前一分钟,孩子还嚼着意大利式面条,后一分钟他的眼皮就耷拉下来,甚至还打起了小呼噜 。他怎么了?食物太丰盛会让人吃得生厌,这一点在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婴幼儿的大脑还不具备预料事情可能性的能力,他们也无法阻止一些自己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而且他们无法区分想睡觉和睡觉两种状态 。不管他们当时在干什么,他们只听身体的话,所以只要感到想睡觉,他们的身体状态就马上调整到他们所希望的状态上去了 。
do:如果孩子吃饭时睡着了,你得用手指把他嘴里的饭抠出来,以防不测 。防止孩子吃饭时睡着的好办法,是让他对吃饭心里有数(吃什么、吃多少),吃饭的时候不能睡觉,睡觉有睡觉的时间 。孩子们的习惯性特别强,如果每天吃早饭、午饭、晚饭和宵夜的时间相对固定,他们不大可能在吃饭中途睡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