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孩子总是闲不住 , 他可能有多动症吧?”“孩子为什么总是抢人东西、打人、抓人?”“孩子的注意力总是集中不了 , 每次让他看会儿书 , 他看不了两分钟就开始玩这个玩那个 。”……孩子为什么这样呢?这真的是一种问题行为吗?
对于孩子来说 , 在他语言能力发展起来之前 , 他是处在“手快于心”的阶段的 , 所以他会像蒙台梭利描述的那样 , “借双手探索世界” , 因为他的双手是他“理解事物的直接器官” 。所以 , 当你试图让他安静一会儿的时候 , 他似乎一刻也停不下来;当他看到某个喜欢的玩具的时候 , 他不会去想这个玩具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 而是不假思索 , 伸手就去把玩具抢过来;当他看到某个喜欢的小朋友或者成人的时候 , 他会伸手去打他;当他感受到“威胁”(比如别的小朋友试图接近他 , 但是他感觉这种接近可能会侵犯自己)的时候 , 他会迅速伸手去抓人、打人;当他拿到某个玩具的时候 , 他会不断地砸这个玩具 , 直到把他砸碎 , 最终让它成为一堆废物……
如果我们理解了孩子通过双手去探索世界 , 双手是他理解事物的直接器官这个道理 , 我们就不会责怪孩子多动 , 而是会更多地尊重他这种探究事物的要求 。
在这个基础上给于他一些必要的引导 , 让他在亲子交流的过程中悟得最恰当的最合乎社会规范的交往方式 , 或者寻觅到更多探究事物奥秘的方式 。比如 , 只要妈妈抱宝宝在手 , 他就不停地打妈妈 , 抓妈妈头发 , 一边打一边抓 , 还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妈妈 , 好像很享受的模样 , 这时候 , 如果妈妈“啪”地给他小手一巴掌 , 或者瞪着眼睛训斥他一顿 , 他可能就会莫名其妙:“我做错什么了?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这是打人了吗?”
更要命的是 , 我们借由这种教育方式教给了他一个打人的概念 , 而他本来没有要打人的概念 。此后 , 他会更多地依赖这样的行为来吸引妈妈的注意 , 获得妈妈更多激烈的反应 。相反 , 如果我们理解了孩子这种经由手来探索世界的心理需求 , 明白他需要用手去“接触”(尽管这种接触在我们看来不那么友好)他面临的事物 , 并通过这个器官去理解事物 , 我们就不会采取前面所述的如此粗暴而无效的方式来应对 , 而是会以另外的方式来帮助他更好地探索世界、理解事物 。这时候 , 我们就可以跟他说:“这样会把妈妈打痛的 , 你喜欢妈妈可以轻轻地摸摸妈妈 , 或者拍拍妈妈 , 或者亲亲妈妈 。”如此 , 一个正确的行为方式就会在他的脑海里形成概念 , 长此以往 , 他就会变得很乖巧 , 而不会变得越来越顽劣 , 越来越令我们头痛 。
【宝宝需要获得用双手“思考”的机会】正如蒙台梭利提到的那样 , 心智活动和身体的活动并非是两回事 , 对于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如果想要他好好学习 , 专心思考就必须规定他安安静静坐在某个角落 , 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个事情 , 对于孩子来说 , 很多时候他都是做不到的 。因为他不用双手就无法思考 , 甚至他还须不停地走动 , 让动作与思考同时进行 。所以 , 我们没有必要非要限制孩子 , 让他安静 , 让他“专心” 。让他双手不停地动着 , 双脚不停地走动着 , 而不要将他限制在某个固定的位置 , 我们实际上就相当于给他创造了最好的供他探索与思考的环境 。
- 宝宝斜着眼睛看电视是斜视吗
- 一岁多宝宝不宜再用尿不湿
- 宝宝惯出来的“饮食病”
- 宝宝健康度秋学4招
- 入秋,要给宝宝除燥
- 健康时报:便秘的宝宝爱感冒
- 给宝宝尝尝奶酪吧
- 懒妈妈更易培养出优秀宝宝
- 入秋用饮食给宝宝除燥
- 高度警惕:宝宝偷吃药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