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鉴定方法

古钧瓷精品难觅 。钧瓷在宋代为御用珍品,严禁民间使用,原本产量就较少,流传下来的官窑钧瓷后又经战乱流离,存世量更加稀 少 。在一级市场中,能见到的古钧窑瓷器可谓凤毛麟角,外加古钧瓷的实用器较多,完整保留下来的就更加地少之又少 。许多古玩城店主都表示,宋代钧窑的残器都可以卖到几万元人民币,完整器的价格就不言而喻了 。目前市面上的古钧瓷类瓷器主要是地位相对较低的清仿钧窑变釉和炉钧釉,由此,便会形成价格不高、成 交量少的“冷”局面 。

钧窑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 致 。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 。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 。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 。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建窑,耀州窑,钧窑,作为中国传统瓷文化正宗,历史悠久的风格传承至今 。
【钧窑鉴定方法】钧官窑的产生正是士大夫清雅文化最为繁盛的北宋时期,因而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阶 层烙印 。早期的钧窑特别流行小巧精美的器物,多文玩用器,也不乏精致的花器 。
钧窑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明代景德镇官窑仿钧瓷主要在宣德年间 。传世品有炉、盘、碗 。炉胎骨厚重,器内施白釉,外壁挂玫瑰紫色釉 。碗均为浅式,口外撇,里外施紫红色釉,底部无釉,修胎留有旋纹,圈足平削 。盘,敞口,圈足,内外施玫瑰紫色釉,外底无釉,釉面泛橘皮纹 。明代仿品只注重釉色,造型为明代官窑瓷器典型样式 。
宋代钧瓷一般色泽沉稳,窑变自然,胎土细腻,釉面流动感均匀,釉面开片较少,气泡少,棕眼很少或无棕眼,施釉到底足且足心施釉 。
钧窑鉴定方法

文章插图
万事都有前因后果,准确来讲把鲁山花釉当做钧瓷的前身是不准确的,有人将宋代钧窑的历史提早到唐代而且名之为“唐钧”,认为它就是“钧窑天青釉与紫红斑釉瓷器的前身” 。这是不准确的,但是说钧窑收到了鲁山花釉的启发当然是很有道理的 。
被世人所称颂的宋代五大名瓷,发展到元代,其中的汝、官、哥、定四窑已销声匿迹,唯独钧窑生命力极强,自成窑系 。元代末期,钧窑的生产在北方已逐渐衰落,但由于其历史的影响,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的仿钧又悄然兴起,并在仿烧中创出新的釉色品种,如江苏的宜兴、江西省的景德镇以及广东省的石湾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