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鉴定方法及步骤

唐代河南鲁山窑,郏县黄道窑,禹县下白峪等窑先后烧制成功花釉瓷,被陶瓷学家称谓“唐钧“ 。这是唐瓷中的创新 。它是在黑釉、黄褐色釉、茶叶末釉上施天蓝和月白釉的斑点 。由于有深沉的底色为衬托,显得典雅清新 。花釉器一般造型丰满,气势庄重雄伟,很受人们喜爱 。”唐钧的烧制成功,为北宋迅丽多彩的钧瓷开放了先河 。

钧窑鉴定方法及步骤

文章插图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钧瓷无对,窑变无 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挂红,价值连城,钧不挂红,一世受穷“等等 。
北宋后期是钧窑生产质量最 高的时期,尤其是钧官窑器物不仅在胎质上做到了细腻精致,而且与汝窑、定窑一样,为了使器表尽可能完整的挂釉,烧成时采用了“裹足刮釉”的方法,并在少量器物的露胎部位施用护胎釉 。
钧窑鉴定方法及步骤

文章插图
历来被鉴赏家称为钧瓷光泽的灵魂,无乳光者不为正宗地道的钧瓷 。优等钧瓷的色泽不同于玻璃和金属亮丽的直射浮光,也不是木头石块暗浊的光色,而是具有凝厚深沉、含蓄耐看的艺术效果 。
钧窑瓷的胎质虽不精细,甚至胎色泛灰,深色者几乎呈褐色,但胎骨坚硬 。釉色为多次施釉,釉层肥厚、平静腻润,并时有流淌现象,且釉面常有扭曲的蚯蚓走泥纹 。
钧窑鉴定方法及步骤

文章插图
钧窑烧制工艺也有参考唐三彩,分二次烧制:第 一次为素烧,然后通体施釉第 二次入窑烧制釉变彩 。满釉支烧工艺,也称“裹足支烧”,是指在器物通体施满釉层,入窑烧制时,用细小的支钉支烧器物,烧成后支钉可以被打掉,器物的底部除了一些细小的支钉疤痕外,通体有釉 。这种精工制作的方式在北宋以后就不再普遍使用了,只在一些具有礼制性功用的高 档器物上偶尔使用 。
【钧窑鉴定方法及步骤】北宋时钧窑已影响河南省内一些瓷窑,金元时期影响面更为扩大,不仅今河南省内烧钧窑的瓷窑有了显着增加,而且影响及至今河北、山西两省,形成了一个钧窑系 。但是钧瓷的早期历史仍然很不清楚,一些唐代遗址只是提示钧窑早期与唐代花瓷有关 。钧窑形成窑系在北方诸窑中是最晚的,时间延续到元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