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宝宝听力,要从细微入手

    一位母亲带着她六岁的女儿来看病,诉说小女孩从一个月前开始,突然间什么都听不到了 。她曾带孩子到过几家不同的医院诊治,医生建议其住院治疗,但由于她工作忙,只在门诊开了一些药吃,发现吃药没有什么效果,才来到我院就诊 。
 根据小女孩的病史,检查后小女孩被确诊为双耳突发性耳聋(重度),住院后给予产高压氧疗,扩张血管和营养神经等治疗 。一个星期后,该病儿听力仍无明显改善,家长最终失望而归 。
在小女孩出院后不久,门诊又来了一个四岁的小男孩,症状同样是突然间听不到声音,只是起病时间才两天 。经过相同的检查,也确诊为双耳突发性耳聋(重度) 。入院后给予同样的治疗方法,一周后该病儿听力明显提高,复查听力为轻度耳聋 。
为什么相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一样,而结果却不一样?这与治疗时机有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说,起病初期,通常为一周内,治疗的效果多较好,而当病程超过一个月后,治疗效果通常不明显 。所以,对于突发性耳聋,须早发现,早治疗,并且要正规系统地治疗 。
听力障碍预防方法
【呵护宝宝听力,要从细微入手】·积极防治中耳炎,及早治疗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夏天游泳时,要防止外耳道进水或鼻子呛水:婴幼儿哺乳时要注意姿势 。不宜一次进食太饱,或者口含橡胶奶嘴睡觉,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呕吐 。从而引起中耳炎的发生 。
·预防外耳道耵聍栓塞,定期到医院检查或自我检查,一旦发现双耳耵聍较多 。应到医院清除 。
·尽量避免使用有耳毒性的药物 。对于突发性耳聋的防治 。由于其原因不明 。暂无很好的预防方法 。唯一可行的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
慢慢地,我们需要大声对她说话
记得有天下午,一位农村妇女带着她十来岁的女儿来看病 。她说,女儿在两年前就出现听力下降,起初只是对父母的叫唤反应欠佳,经常“啥?啥?”地反问,需要重复说几遍才听到 。后来女儿渐渐变得沉默寡言,谈话时也需要大声说才可以使她听明白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吃过一些药,效果不理想 。由于家里经济困难,一直未能作正规治疗 。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后来东拼西凑借了两千元.才赶来我院就诊 。
经检查发现,女孩耳膜内陷明显,与鼓室内壁有粘连,听力检查提示重度耳聋 。我们为她实施了手术,术后女孩的听力有所提高,但也只是恢复到她起病初期时的水平 。住了三天院后,母亲迫于经济压力坚持要出院 。笔者告诉她,女孩的病主要是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如果早期治疗的话,多数可以完全康复 。但由于拖延时间太长,导致耳膜粘连,损害内耳,引起严重的听力障碍,所以,听力难以恢复至正常水平 。不过,如果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听力应该可以再提高一些,即使不行,也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帮助其恢复正常听力 。但母亲去意已决,出院后也未再带女儿复诊,真是令人痛惜 。
专家分析:
听力的杀手,如此众多:药物不良反应,感冒后急性中耳炎、耵聍栓塞……早发现、早治疗,查、言、观、听,呵护孩子的听力,需要父母从细微处入手 。
听力下降信号,如何早发现
除了儿童外,婴幼儿也同样存在听力的问题 。只是由于婴幼儿不会诉说,家长更难以发现,甚至有部分病儿直到两岁以后仍不会讲话,家长带来医院检查才发现病因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发现婴幼儿存在听力异常呢
查:听力筛查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每一个出生婴儿都应该作一个听力筛查,这样可以及早发现先天性的听力异常 。出生后有先天性畸形的病儿,如先天性唇腭裂,应常规作全面的听力检查 。当宝宝四个月大时,如果仍然不会追声,应该带其看看耳鼻喉科医生 。如果小孩超过一岁零八个月仍然不会说话,更需要作全面的听力检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