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亲子互动秘诀,假日里增进亲子关系

很多父母在外地工作,由于工作忙碌很难能回一次家,家里年幼的孩子通常是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的 。假期回来看孩子,爸妈发现孩子和自己的关系似乎没那么亲近了 。那么,在假期里如何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互动呢?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吧 。有一对父母因工作忙碌,把幼儿送回南部老家请自己的父母帮忙带,和孩子几个月才见一次面 。结果孩子非常依附奶奶,与奶奶的感情非常好 。
当孩子到了入学年纪时,被父母接回北部就学 。结果孩子哭得非常伤心,天天吵着要见奶奶,却不太喜欢亲近妈妈 。妈妈非常生气,认为天下哪有这种道理,就把孩子狠狠打了一顿,强迫他必须爱妈妈、不能想奶奶!
这个孩子会依附奶奶,表示他在奶奶家受到很好的照顾 。母亲的举动透露了三种心理意义:
【6个亲子互动秘诀,假日里增进亲子关系】1.她嫉妒孩子和奶奶的感情;2.她认为爱可以用暴力强迫产生;3.她缺乏维系或复原亲子感情的互动策略 。
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虽然很少,但如果互动质量优良,短短的时间也能让亲子都珍惜并回味相处时光 。反之,如果互动质量恶劣,相处时间愈长,只不过带来痛苦愈多、伤害感情愈深 。在优劣之间,还有一种亲子相处型态是“不互动”:虽然在一起,但没有眼神接触、没有对话、没有合作、没有交换讯息或动作、没有分享情绪,因为,都在看电视、看电脑、看手机,或各做各的事情 。
优质的亲子互动至少反映在五项指标:
有笑意的眼神接触:笑意传达善意、感染欢乐 。
有意义的符号交换:符号包括声音、手势、表情、涂鸦或语言等 。
有善意的动作交换:例如传递物品、轮流操作或交换工具等 。
有共同的合作建构:
例如一起抬起某个重物、完成一幅拼图、拼组一套积木、形塑一个沙雕、开挖一个水池、种植一株花草等 。
有正向的情绪分享:例如相互感染信任、支持、关爱、快乐、好奇、兴奋与安心等 。

6个亲子互动秘诀,假日里增进亲子关系

文章插图
游戏是童年的生命
对人生第一个十年而言,游戏(play)是生命,犹如爱情之于青年、事业之于中年、健康之于老年 。假日父母的亲子互动之道,绝不能少了游戏 。
“游戏”一词并不单指“有规则的游戏”(game),而是广义泛指具有下列特征的活动:
1.探索
不熟悉的事物比较容易引发好奇、探索和操弄,游戏者透过讯息回馈,获得理解并创造意义;此一过程经常伴随不确定性、专注和满足感 。天下父母有幸透过孩子的眼睛,在熟悉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意义 。
2.转借、假装或想象
树叶可以当扫把、枕头可以当汽车、石头可以当鸡蛋、毛巾可以当飞机 。从棉被上跳下来,可以假装是自己从天空跌下来;从左边向右边跨一步,可以假装是爸爸从外面工作回来 。在游戏情境当中,万物可以表征万物,心理的真实超越了客观世界的现实 。父母根本不需要担心孩子的玩具不够,要担心的是自己的想象力不够 。
3.内在动机
玩游戏只因为游戏本身有趣、过程好玩、情绪愉悦,而不为任何外在目的 。父母陪孩子玩游戏时,要放松自己、要放下身段、要有玩兴,不要老是想着:我要利用这个游戏让孩子背生词、利用那个游戏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劳 。游戏是有很多功能,但不要让功能摧毁了趣味,父母要保持无心插柳、水到渠成的自然心态 。
4.过程重于结果
积木组好,可以立即拆解;沙堡堆成,只等海水来袭;螃蟹钓上,最好放归大海;蝉儿捉到,转眼立即放生 。当过程是一种游戏的时候,结果变得不重要 。父母陪孩子玩游戏时,要学会享受过程,而不是急于完成结果;犹如登山时要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不是急于攻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