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Pal全力进军中国 想分杯羹还得另辟蹊径( 二 )


错位竞争指向跨境支付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已经是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下,PayPal为何还要进一步加码来全资控股国付宝?
资深信用卡研究人士董峥向证券时报采访人员分析,实际上,PayPal在跨境支付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长远来看,应该有盯住VISA、万事达卡、美国运通这些国际卡组织进入中国清算市场后的商机,“让出境的中国人用他们的卡和支付服务” 。
相较于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难度而言,PayPal与卡组织在跨境交易的合作中更成熟,针对即将进入中国清算市场的境外卡组织,或许就是PayPal在中国支付市场中错位竞争的优势所在 。
2020年6月,美国运通已获得中国银行卡清算牌照 。万事达卡与网联的合资企业也已获批进入筹备阶段 。对于国际卡组织而言,境外市场仍是它们的主场 。“一旦疫情缓解或解除,国人被积压的境外消费意愿不容小觑 。”董峥表示 。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PayPal不太可能会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同台激烈竞争 。“大部分用户的支付习惯已经形成,也很少有人会去在乎自己用的卡到底是什么卡组织发的,大家的态度普遍是有个卡能用就行” 。此时,逐步进驻中国的卡组织们短时间内难以与本地银联抢占市场份额 。
相比之下,在国外,PayPal的支付能力比国内支付行业覆盖范围更广 。“进入中国市场大概率是要拿下中国的跨境贸易市场,比如奔着旅游业和外贸 。虽然支付宝、微信支付在中国普及率很高,但是在国外就不一定了,国内支付行业只进入国外的商场,并没有进入国外的市场 。”有市场人士向采访人员表示 。
【PayPal全力进军中国 想分杯羹还得另辟蹊径】对外开放提升竞争活力
分析人士指出,恰逢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时点,PayPal实现对国付宝的全资控股不仅有着开拓中国市场的意图,也表明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看好 。
2018年3月21日,央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7号》,明确外商投资机构的准入和监管政策,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并表示欢迎和鼓励外资机构参与中国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与竞争 。此后,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持续吸引全球目光 。
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对于任何一家有着国际化布局的金融机构而言,进入中国市场都具有重要性 。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PayPal布局中国市场本身就有战略意义 。
亦有支付机构风控人士告诉采访人员,外资支付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带来的影响值得被看好 。从微观方面看,可增加行业竞争性,提升行业活力,“PayPal作为美国最大的支付机构,风控体系相对完善,进来了也可以带来新鲜的理念,可以倒逼国内行业自主改革,加快行业整体成长” 。从宏观方面讲,允许外国机构走进来的同时,国内企业也可积极走出去,加强国内外市场的合作与紧密度,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
“对外开放也体现了中国的自信,引进了国外支付机构无疑是增加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国内行业也不惧竞争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国内支付市场而言,PayPal入华本身能搅动的“水花”有限,但作为试水先行者,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也会锚定中国的发展机会,“只有把它们放进来,才能够多学到东西,发展模式、国际化布局方面也都有很大切磋空间” 。
那么,监管方面的压力会不会增大呢?前述风控人士表示,毕竟监管体系不同,肯定会伴随着挑战,但对外开放不意味着放松监管,“从监管方面看,都要接入国家的网联和银联,现在第三方的监管基本上都建立起来了,不然国家也不会放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