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肥胖干预最佳期

■健康视点
孩子小的时候 , 家长总希望他们胖一点 , 可当孩子长成了一个肥胖少年 , 留给家长的只有无尽的忧虑 。肥胖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有多大?智力水平降低、行动困难、性早熟、高血压、小儿心理发育不良……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其现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 , 也是培养成年疾病的温床 , 埋下成年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祸根 。
面对这个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蒋竞雄教授日前在广州呼吁:“3-6岁是儿童单纯性肥胖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 , 家长和幼儿园应该齐心协力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模式 , 从而让肥胖止步 。”
【3-6岁儿童肥胖干预最佳期】幼儿园干预儿童肥胖有优势
研究显示 , 2006年全国11个城市3-6岁儿童肥胖发生率为8% , 超重发生率为15% , 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近 。而在广州 , 从1996年到2006年 , 儿童肥胖的发生率足足翻了5倍 , 但因肥胖前来就诊的学龄前儿童却寥寥无几 。“很多家长是在孩子上学后才意识到其肥胖的严重性 , 但此时要减肥难度很大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蒋竞雄教授说 , 因为上学后儿童肥胖形成时间长 , 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很难改变 , 学习负担重导致静坐时间多、运动时间少 , 选择这个时段治疗肥胖并不理想 。而婴儿时期因为很难把握孩子今后的生长发育和饮食习惯 , 要干预肥胖也言之过早 。
“最合适的干预时机是3-6岁 。孩子上了幼儿园后 , 饮食可以集体管理 , 运动可以统一安排 , 功课负担不重 , 对老师依从性高 , 再加上家长的密切配合 , 很容易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只要这时打好基础 , 孩子将来发生肥胖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
儿童饮食行为受祖辈影响大
不能忽视的是 , 儿童肥胖首先来源于家庭的影响 。蒋竞雄教授说 , 孩子最先从家庭学会进餐的方方面面 , 吃什么、怎么吃、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等等 , 与家长的引导、示范息息相关 。“经常给孩子买甜饮料 , 孩子肯定不爱喝白开水;总让孩子吃肉 , 孩子今后就不愿意吃蔬菜 。”
在几代同堂的家庭里 , 祖辈对宝宝的爱往往表现为让他“吃” , 总是生怕孩子吃得不够 。而他们作为孩子的主要看护人以及家庭饮食的主要负责人 , 其饮食习惯不但影响孩子饮食结构 , 也常常用食物塑造幼儿行为 , 譬如追着孩子喂饭 , 赞扬孩子的大吃特吃 , 对孩子挑食、偏食一味迁就等 。
此外 , 快餐的负面影响 , 高楼林立、交通便利使运动场所和运动机会大大减少 , 电脑电视普及让孩子久坐 , 这些因素都会促使孩子养成过量进食和体力活动少的生活方式 , 进而导致儿童肥胖明显增加 。
干预肥胖该如何做?
对于超重和肥胖儿童的干预 , 必须从饮食行为的矫正、运动习惯的培养、减少静坐时间的方法三方面着手 。蒋竞雄教授说 , 采用替代法不但可以逐渐矫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 , 也能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动选择食物的能力 。“如果孩子说想吃巧克力 , 家长应该先说可以 , 但接着说要吃完苹果才能吃巧克力 。这样一来 , 孩子不会因为被拒绝而大吵大闹 , 吃完苹果后也可能吃不下或者忘记了巧克力这回事 。时间一长 , 口味就会逐渐改变过来 。”此外 , 可以让孩子体验饥饿、不饿、过饱的感觉 。“不要总是问‘你吃饱了吗’ , ‘饱’其实是锦上添花 , 与‘撑’没有太多区别 , 而‘饿’和‘不饿’却有明显界限 。一般来说 , ‘不饿’的状态正好 , 说明吃得足够但又不会过量 。”为了让孩子多运动、少静坐 , 还应该尽可能减少他们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 , 多让他们参加室内和室外的运动 , 并适当做一些家务事 , 由此培养勤劳的好习惯 。(宋导、俞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