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弱智儿童学舞蹈


 少儿舞蹈教育是培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舞蹈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弱智儿童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还能矫正和补偿弱智儿童的身心缺陷,增进体质,促进其健康发育成长 。而学习一套完整的少儿舞蹈,对于弱智儿童来说,无疑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激发弱智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使其乐于和老师合作,是共同完成舞蹈教学的关键 。 一、以人为本,以趣激学
 弱智儿童的舞蹈教学要突出弱智儿童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启发弱智儿童学习舞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因此,在充分了解弱智儿童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舞蹈教学要突出“童心”与“童趣” 。弱智儿童有着同正常孩子一样喜怒哀乐的情感,在外界因素的触发下而产生的情感、心理变化,也必然表现出多样的“童心”和“童趣”,即与人、与事、与物关系中表现出富有儿童特征的感情回应 。少儿舞蹈之所以能吸引弱智儿童就在于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色彩、音乐等艺术内容,而并非仅仅舞蹈动作本身 。所以,教师在选择舞蹈时要迎合弱智儿童的心理、生理与思维特征,让少儿舞蹈的童趣给他们带来欢乐和愉悦,使之与他们的生活、思想、情感相沟通 。如果舞蹈内容是他们学习和生活中所经历和熟知的,那么,他们就会很自然地接受而溶入学习,无形中感觉不到困难,积极投入学习 。例如:我校低年 级的学生对儿歌《小兔子乖乖》 都耳熟能详,只要音乐一响,他们 便不由自主地学小白兔的样子蹦 跳起来,虽然动作不规范,但都是 他们自然状态下自发的舞蹈 。子 是,我抓住他们自发舞蹈中最典 型的动作特征,编排了少儿情节 舞蹈《小白兔和准,但他们的表情 和精神状态却非常好,特别是在 全校的文艺汇演之后,每到课间, 都引来许多小朋友的竞相模仿, 他们的脸上更是洋溢着自豪的神 情 。此后,他们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意识就更强了 。
   二、投其所好 。找准内容
   在确定教学内容和编排舞蹈 动作时,要充分考虑弱智儿童的 认知特点和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以便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能为他们所理解和掌握 。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要适应弱智儿童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兴趣、能力、需要是不同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灵活改变 。例如:我在给高年级的弱智孩子(13――16岁)上体育课时,教给了他们一套简单易学的武术操,想不到他们竟会兴趣盎然,百操不厌,而且还边操练边高唱:“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于是,我灵机~动,随后便组织了12名男生,编排了一个武术操性质的舞蹈《中国功夫》 。舞蹈选择的音乐是他们所熟悉的,舞蹈的基本动作也是他们在体育课中已掌握的,因此,他们学习起来自然感觉不到困难,也没有畏难情绪,教学起来师生都显得格外轻松,只要稍加强变换队型和造型的训练,一个旋律激昂、动作刚劲、气势雄壮的舞蹈就排练好了 。
   然而,同样的内容和方法对低年级的弱智儿童却完全不适用 。动作尚且不要求他们有多规范到位,最大的难点在于站位和队型变换 。由于他们方向感和方位性极差,所以队型变化的密度和难度稍微加大,他们便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地乱作一团找不着北了 。
   灵感同样来源于体育课教学 。有一次,我在给二年级的弱智儿童(8―10岁)E体育课时,课前的热身准备操我放r一首他们熟悉的儿歌《谁会飞》,并启发他们根据原歌的特点,以及自己曾观察过的一些动物的特征来仿编相应的动作 。在我的提示和指导下,他们都有模有样地仿编了许多表现动物特征的动作 。看来,喜欢小动物是弱智孩子与正常孩子的共性 。于是,我先后编排了《谁会爬(游、跑)》、《小鸭和小鸡》、《小燕子》等多个与动物有关的舞蹈 。特别是他们在模仿大猩猩时那可爱滑稽的样子连我都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