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育儿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忙于育儿之事
忙于育儿之事的家长埋头于具体的事物 , 但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他们只管自己努力做事 , 很少顾及宝宝的真正需要和体验 , 常常犯下过度保护或给宝宝施压的错误 , 不遇到问题还好 , 真的遭遇麻烦就大有一招走错功亏一篑的危险 。
这个圈子中 , 有些家长很自信 , 因为他们熟练的象个“八级工” , 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 , 吃喝拉撒照顾的得心应手 , 书桌上摆着育儿条例一二三 , 身后还站着头戴各种专家高帽的人士担当后盾 , 以至于自信得四处传播自己的育儿“条例” , 自信到听不进任何逆耳的忠告 , 直到孩子被判定有情绪行为问题、缺乏创造力、交往困难 , 甚至智力发育迟缓或存在各种健康问题时才大梦初醒 。
还有的家长正相反 , 他们常常满腹狐疑 , 因为自己潜心学来的招数在宝宝那里总是碰壁 , 明明书上写着向东 , 可宝宝偏偏就要向西 , 而且那么多的现象都跟宝宝有“毛病”似的 , 于是难免有病乱投医 , 东家的膏药西家的汤、南家的法宝北家的秘方 , 一股脑灌到孩子身上 , 结果只见东边日出西边雨 , 问题去了还复来 。
整天埋头育儿之事的家长是个“育儿工” , 发达了四肢简单了头脑 。这本也无可厚非 , 带孩子就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嘛 , 可怕的是假如他们的“专家顾问”也是个“育儿大工” , 不管张三李四青红皂白 , 就是甲乙丙丁那么一套方子 。结果受牵连的只能是孩子——不在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消亡” 。
第二种境界——长于育儿之术
长于育儿之术的家长多长了一双眼睛 , 发现自己的宝宝原来不是个机器 , 而是那么生动和多变的一个生命 。家长知道是生命就有个性 , 就不能照本宣科的对待 , 于是认真学习各种育儿的方法和技巧 。
这个圈子中 , 有自信的家长 , 但这时自信不再盲目 , 他们知道随机应变 , 懂得举一反三 , 只是容易陶醉于眼前的成绩 , 而可能忘记经常抬头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 。有些时候家长也会丧失自信 , 因为宝宝变的太快了 , 昨天还很灵验的妙方可能突然间毫无功效了 , 但问题还必须解决 , 于是挖空心思变招儿 , 这一变也许就成了 , 也许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家庭育儿的三种境界】真正长于育儿之术的家长是个“育儿匠” , 追求雕琢出精妙的作品 , 他们也有这个本事 , 于是不小心就会被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