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二宝抢玩具撕扯在一起,妈妈却笑而不语,只因她懂得这个二胎真理( 二 )


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了以后,必须要亲自去面对问题,才能学会应对技巧 。如果父母经常介入孩子的冲突,帮孩子们处理问题,孩子就可能养成依赖大人解决冲突的习惯 。
经常如此,就会导致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和经验,让他们在冲突面前手足无措 。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看到两个孩子争抢,却只能站在一边看戏,我就挠心挠肺的,实在做不到啊 。
其实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可能需要一个过程 。
像《二孩时代》作者冯颖在文前的视频里说到的,她和冲突过招的故事一样,大多数二宝妈妈可能都会需要经历这个过程 。
当我家小宝一岁半后,他们兄弟俩就开始因为玩具而发生争执,开始推推搡搡 。刚开始出现这个情况时,我也是很烦燥的,我会抱起小宝,我会推开大宝,挡住大宝的进攻 。然后,我会告诉他们说:“这样不对,你们要停下来!”
但是这样的方式,其实对于阻止冲突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激起了大宝的反抗和小宝求助的愿望 。
接下来,当他们频繁起冲突之后,我就进入愤怒的状态,我会跟他们说:“你们这样下去,我真的很生气!”
然后,我会抱着一种“看你们怎么办”的心态,不理他们,不管他们 。那个时候,我虽然不干预,但是这个不干预是有情绪在里头的——虽然我没有说话,没有阻挡,但是我很生气——孩子们被我的情绪点燃了,越吵越厉害 。
后来,我有所犹豫 。因为我是学心理学的,对于冲突我其实是有知识储备的,我了解冲突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是他们社会化进程当中非常有意义的准备,我也明白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不可能彻底消除冲突 。
然而,虽然我有这样的知识储备,我还是会很犹豫 。我犹豫的是,我到底要不要管他们?我怎么管他们,才能够让他们停下来?
在经过了很多次孩子之间的冲突之后,我终于明白阻挡、生气等对孩子的冲突统统无效 。我开始冷静下来,去观察孩子们在冲突当中到底在做什么,也同时观察其他大人对孩子间冲突的处理方法 。
我发现奶奶在他们吵架的时候大声吼叫是没有用的,就像我之前那样 。我也发现,孩子们在冲突当中其实也在思考,他们也在找寻更适合彼此的相处方式 。
当我看到孩子们和大人在冲突当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之后,我开始把处理冲突的权利还给孩子们 。没想到这个效果出奇地好,他们开始尝试去自己解决问题,哥哥/弟弟会因为一样东西跟弟弟/哥哥提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讨价还价,学会了协商,学会了交换,甚至进一步学会了分享 。
原来,他们真的能够自己处理好冲突之后 。这时,我才越来越有信心,真正放心地把处理冲突的权利还给孩子们自己,做到了真正的放手 。
“现在的我,能够带着一种欣赏和信任,去看待孩子之间的冲突 。”冯颖说,“而这种信任,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们建立信心,让他们慢慢地能够相信自己,我是可以处理好冲突的,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可以允许有冲突的 。”
有这种自信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不会惧怕面临人际关系中的摩擦和冲突 。
这可能也是二宝家庭孩子们给与彼此的最宝贵的礼物吧 。
【独*家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