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安全感才能有生活的动力


儿童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 , 生活是美好的 , 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 , 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 。
□美国Rutgers 大学教育学硕士小巫
有安全感 , 才有生存的勇气和毅力
盖房子需要先打地基 。地基坚固而牢靠 , 房子也会矗立得良久 , 不怕风吹雨打 。反之 , 如果地基不牢固 , 那么房子就会摇摇欲坠 。
人的生命也需要牢固的地基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这个地基是在人出生后头几年建筑起来的 , 影响这个人一生的身心健康 。这个地基的名字叫做“安全感” 。
理解安全感并不难 。就拿最基本的生活起居来说 , 当我们知道脚下的土地是结实的 , 不会松动和坍塌 , 才敢放心地迈出脚步去走 。当我们知道街上没有战乱没有暴动 , 没有生命危险 , 我们才敢到外边去游逛办事 。
对于儿童来说 , 什么是安全感呢?就是对世界对人间的基本信任 。儿童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 , 生活是美好的 , 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 , 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 。
安全感充足的孩子内心坚信:“我是可爱的 , 我是被爱的 , 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 我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
孩子的安全感从何而来?
儿童最初的安全感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于养育者 。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对孩子需求的反应必须是及时的、可靠的、始终如一的、预料当中的 , 儿童才能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善良的 , 同时儿童也在自我规范当中建立对自己的基本信任 。有了这两个基本信任 , 儿童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 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 自己是可爱的、受到保护的 , 从而建立起生命的意志力 。给孩子安全感不仅要给予他们恰当的爱 , 也要给予孩子恰当的规则 , 他们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坚实可靠的 。
安全感充足 , 儿童才能发展自己 , 不会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 , 也不会遇见困难轻易放弃努力 。一旦确认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 儿童就可以继续发展自己 , 不会再浪费精力和时间去获得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总是感觉到世界是有危险的、父母是不爱自己的 , 觉得会被抛弃 。他总是在想办法证明:父母会照料我、不会抛弃我 。
怎样给孩子安全感?
父母怎样给孩子安全感呢?有以下几件事情我们要做到:
1.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 , 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 。
2.不批评、责备、惩罚孩子 , 而是欣赏、鼓励、支持孩子 。
3.不威胁孩子(不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 。
4.鼓励孩子独立 , 接纳孩子的个性 。
5.给孩子树立恰当的规则 。
6.修炼自己 , 以身作则 。
事实上 , 父母相信自己、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信任世界 , 孩子才能获得坚实的安全感 。
怎样判断一个孩子安全感好不好呢?首先 , 孩子与父母应形成安全依恋的关系 。安全依恋的孩子不是没有分离焦虑 , 不是一下子独立不需要父母 。很小的孩子不在意父母去哪里了 , 妈妈走掉他都没反应 , 这不是安全感好 , 而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安全依恋的孩子在父母离开时会表现出焦虑 , 但不是生离死别那种绝望式的哭闹 , 他们会逐渐平息;在父母返回时他们会很乐意看到父母 , 跟父母亲热一番之后再接着去做自己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