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儿童智力开发的3大误区


早期儿童智力开发的3大误区

文章插图
误区一:忽视儿童生理成熟度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先后次序的 , 早期教育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的训练 ,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过早和过晚都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 , 我们都知道狼孩儿、猪孩儿的故事 , 他们就是因为错过了语言和社会规范等各种智能开发的时机 , 所以 , 即便科学家提供良好的条件 , 也不能使他们赶上最普通的孩子的智力水平 。而过早的开发孩子的某种智能 , 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还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 。
对此 , 家长朋友应该了解一下孩子敏感期的知识 。
误区二:“学习”狭隘化
【早期儿童智力开发的3大误区】谈到学习 , 许多人就想到学校里坐在课堂上听课 , 以及那些繁多的定理和常识 。这种理解未免过于狭隘和刻板了 。
当一个婴儿能够辨认出妈妈和其他人的区别的时候;当一个男孩子出于对异性的好奇而在书店里翻《女性心理学》的时候;当一个人第一次吃西餐 , 小心翼翼地模仿别人的时候;当一个女生注意明星们的着装搭配的时候;当一个人新买了电器 , 看说明书的时候;当一个司机在陌生的地方打开地图寻找他应该走的路线的时候……这些都是在学习 ,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
因需而求谓之学 , 我们需要的某种知识和技能我们现在还没有 , 我们去追求它 , 这就是学习 。人们在生活中用到的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是课堂之外学到的 , 比如交往的常识 , 心理调节能力 , 如何应变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经验和潜规则等 。课堂上的学习仅仅是学习的一种 , 并且不是最重要的一种 , 课堂上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得到高分 , 可以让我们进入名牌大学 , 可以让我们在进入人才市场的时候有一张镀金的入场券 , 然而 , 它仅仅是入场券 , 究竟如何打开局面靠的是我们在课堂之外练就的本领和走出学校之后学到的知识 。
说这么多 , 是想告诉朋友们不要狭隘地理解学习 , 以便不狭隘地要求孩子 。对于幼儿来讲 , 他们是通过游戏和生活学习的 , 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学习 , 他们参与的每一个游戏或者活动都是学习;对于幼儿来讲 , 他们广泛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 , 幼儿借此增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 广泛地探索和兴致勃勃的状态对于幼儿来讲是无比重要的 , 前者让孩子不断发现自己的天赋 , 后者让孩子达到内心的和谐和心理的自我建构 。
误区三:重结果轻过程
其一 , 快乐比结果更重要 。孩子从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以及建立的相应态度 , 比孩子所学的具体的结果更重要 。孩子没学多少东西 , 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 , 喜欢学习、喜欢知识 , 这种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
一些功利心很强的父母 , 总是期望孩子很早就学有所成 , 比如背唐诗、记单词、学数学等 , 可谓去本求末 。其实孩子多背几首唐诗 , 多识几个汉字 , 这一丁点优势很快就会消失 , 长远来讲对孩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 假如孩子因为父母刻意的、功利的要求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感 , 就更因小失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