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起跑线”其实很简单】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话曾经风行一时 。后来,被当作应试教育的样本口号,让时评家们痛批了一阵,本人还以为这口号退出流通了 。近读本月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据调查发现,对“您认为孩子的竞争起跑线应该设在什么阶段”这个问题,妈妈们的回复平均值是第18个月 。18个月!中国孩子刚学会走路,已经蹲在起跑线上了 。
那么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如果相信美国某个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的研究,这句话在统计意义上是对的 。但美国人从这一结论里推想出来的教育措施,却和我们的很不一样 。
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因为改进了经济学所用的统计方法,获得2000年诺贝尔经济奖 。经他改进后,以前用于宏观经济现象的一些方法,就能用在微观经济方面,比如个人收入 。赫克曼研究了美国政府各项就业培训对城市贫民青年的影响,发现这笔每年20亿美元的资助基本打水漂 。对于黑人青年,受过训练者的平均工资,居然还比未受训的低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怪现象?赫克曼的解释是,当代美国经济要求工作者有相当的认知技巧(语言能力,数学能力,分析能力等)和非认知技巧(耐心,坚持,遵守纪律,遵循程序,愿意与人合作等),这些技巧是可以教的,但对基础差的贫民青年,过了一定年龄后学起来很困难 。投资人力资本,关键要趁早 。幼年时投资1块钱,效果胜过青年时的100块 。
按赫克曼收集的资料,大学生的子女和中学辍学者的子女,在1岁时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技巧高低的技沟是在2岁开始出现的 。中国妈妈的18个月经验值,按美国标准,显得太紧张,可以等到孩子2岁会跑的时候 。但也不算差得很远 。
如今,在纽约哈莱姆黑人区,黑人社会活动家杰弗里卡纳达所领导的试验,就很符合赫克曼的设想 。卡纳达发下大宏愿,要从整体上改变哈莱姆贫穷状况,而不仅是培养几个黑人优秀生 。他建立了一条“传送带”系统,从学校开始,到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服务,誓把贫民区穷孩子送进大学 。
不过,卡纳达的“传送带”,在儿童2-3岁时,并不是如我国般背唐诗或学奥数 。毕竟,黑人儿童的竞争对象还不是中国孩子 。卡纳达只是与纽约的中产阶级(白人占多数)家庭的儿童竞争 。
赫克曼的研究,让以前因强调能力而显得政治不“正确”的一些做法,在统计数据的掩护下跳出水面 。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人员,带着录像机住进中产阶级家庭和贫民家庭,比较两者育儿方法的异同 。他们发现,最大区别是语言环境的不同 。一是数量不同,中产阶级父母对孩子讲的话语量远远超过贫民家庭 。到3岁时,中产阶级家庭的儿童平均听了3000万个单词,而贫民家庭只有1000万 。二是话语质量不同 。中产阶级父母的话语要复杂得多,而且很多父母经常念书给孩子听 。三是态度不同,中产阶级父母更尊重儿童 。比如,饭桌上闲谈时,他们的话题和语气,已经假设了孩子是要加入讨论的 。而贫民家庭通常是父母决定,孩子执行 。
语言环境的不同带来语言能力的高低 。语言能力是智商测验的一部分,而智商与学习成绩有很高相关性 。所以卡纳达的父母学校,主要是帮助贫民父母给予儿童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 。比如,周五晚上让孩子将超市广告上的减价券剪下来,整齐地贴在纸上 。既练手工,又叽呱着参与家庭购物决定 。周六全班去超市购物前,心理学家先指导家长:不要简单地说“把这个拿过来”,你可以说“把那根长的胡萝卜放进这个小的塑料袋”;如果孩子拿错了,决不可指责“怎么这么笨”,而要告诉他,“不是这根短的,是那根有着个尖尾巴的长的胡萝卜” 。购物之后,随行的心理学家还要评价家长表现 。
- 夏季宝宝饮水学问大
- 父母们,你听的懂宝宝的“
- 教育孩子非常忌讳扮“红白
- 新旧育儿观念引发家庭矛盾
- 不良环境“催熟”我们的孩子
- 神农氏
- 帮你读懂宝宝的“不安”情绪
- 育儿突发事件应对大搜罗
- 艺术时代:“打孩子”也是
- 小宝贝得了“成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