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依恋的表现与类型

【幼儿依恋的表现与类型】一、 幼儿期依恋的表现:一岁到两岁的时候 , 宝宝处于依恋关系明确期 。
在此阶段 , 宝宝对特殊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 。由于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 , 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亲近的人和主动探索环境 , 同时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看作一个“安全基地” , 从此点出发 , 去探索周围世界 。当有安全需要时 , 又返回看护人身边 , 然后再进一步去探索 。这个阶段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  , —离开照看者时感到不安 , 对陌生人的采取谨慎与回避的态度 , 与亲人分离时常表现反抗、紧张、恐惧 。
两岁以后 , 宝宝的依恋则表现为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 。宝宝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等 , 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 。比如他能够忍耐父母迟迟不给予注意 , 也能够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离 , 他相信父母会回到他身边 。
二、依恋的类型: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通过对宝宝的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 , 指出宝宝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A型(回避型):约占20% , 这个类型的宝宝容易与陌生人相处 , 容易适应陌生环境 , 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 。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 , 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 。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 , 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
(2)B型(安全型):约占70% , 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 , 这个类型的宝宝很愉快地玩 , 当陌生人进入时 , 他们有点警惕 , 但继续玩 , 无烦燥不安表现 。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 , 他们停止了玩 , 并试图找到母亲 , 有时甚至哭 。当母亲回来时 , 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 。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 , 宝宝很容易被安慰 。
(3)C型(反抗型)约占10% , 这个类型的宝宝显出很高的分离焦虑 。同母亲分离后 , 他们感到强烈的不安 。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 , 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 , 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
不同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宝宝在其它方面的行为 。例如:B型宝宝倾向于和父母有良好关系 , 他们常遵守规则 , 也愿意学习新的东西 , 这类宝宝比较容易适应新环境 。C型宝宝则经常用焦虑和反抗来对待父母的帮助 , 母亲刚刚回来时 , 他可能会用尽所有时间在同母亲生气和亲呢之间交替 , 而不是同母亲玩 。A型宝宝似乎没有特殊问题 , 但是因为他们的被动性 , 常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对他们丧失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