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表现家长要善待

镜头一:
周末,爸爸妈妈和一群好朋友各自带着自己的孩子,到饭店聚餐 。刚吃完两道菜,桌上的孩子们已经跑得差不多了,四岁的静一也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只是他没有跟着其他小朋友们到处跑动,而是来到了妈妈的身边 。
静一是个安静的孩子,他平时不怎么爱讲话,性格也很内向 。“静一今天多神气啊!”桌上的阿姨礼节性地夸了静一一句 。“我会背儿歌呢!”静一高兴地对阿姨说 。“静一背给我们听!”阿姨逗静一道 。没想到静一真的背起了在幼儿园里学会的儿歌,而且背了一首又一首,妈妈叫他停下来,他也不愿意停 。
看到静一被那么多人夸奖,正在疯跑的孩子们纷纷跑过来背儿歌了 。

孩子的好表现家长要善待

文章插图
镜头二:
星期天,王阿姨来大可家和妈妈谈一件事,妈妈将大可安排进屋子里看动画片,然后和王阿姨谈了起来 。可刚刚坐定,大可就跑了出来,向王阿姨展示爸爸前天为他买的小坦克,王阿姨直夸小坦克“漂亮”,大可满意地回到了屋子里继续看电视 。没过两分钟,大可又跑了出来,这一次,他是来向王阿姨念刚学会的英语的,由于刚刚学,他的英语念得实在不标准,发音怪怪的,但王阿姨和妈妈还是耐心地听完了,妈妈表扬了他一句,然后要他等妈妈和王阿姨的事谈完再出来,大可点点头进了屋 。
没过多久,大可再次跑了出来,并且搬出积木要王阿姨陪他玩,在妈妈的制止下,他才悻悻地离开 。
可这一次他没有进屋看电视,而是在屋子里疯跑了起来,闹得妈妈和王阿姨什么事也没有谈成 。
孩子们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外向活跃的孩子如此,文静内向的孩子也是如此,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地将自己的长处表现出来,期待别人的肯定和表扬,以此获得自我满足感 。在孩子们有规律的生活中,一旦出现新鲜的人或事,他们“好表现”的行为,更是会频频发生 。
孩子“好表现”传递出来的信息
信息一: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增强 。(孩子语:“我可不能被忽视 。”)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步增强,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孩子具有非常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不同年龄、处于不同环境里的孩子,其自我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孩子会通过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能等积极的方式表现自己,以期获得别人的肯定;有的孩子会通过在人前打闹、拆父母的台等消极方式引起大人们的注意,以反抗大人们对自己的冷落,从而达到获得大人们更多关爱的目的 。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天生好表现,这与他们先天的气质类型有关 。
信息二:孩子缺少玩伴 。(孩子语:“在家没人陪我玩 。”)
作为家里的唯一,现在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面临无人作伴的现实 。
尽管一些家庭里有老人或保姆专门作陪,但这根本无法弥补他们在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耍所能获得的快乐,也不能满足他们对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耍的强烈渴望 。所以,一旦有了可以和许多同龄孩子接触的机会,孩子们往往会变得异常兴奋,从而也表现得非常爱表现自己 。他们此时的好表现只是希望或正在和同伴投入地进行游戏 。
信息三:孩子缺乏表现的机会 。(孩子语:“再不表现,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
爸爸妈妈往往有许多事务要去处理,他们总是难得有时间静下来陪孩子,连和孩子说话的时间都很少,更不用说专门创造机会让孩子去表现了 。同时,有的爸妈平时对孩子管束过严,孩子们根本无法充分表现自己顽皮的天性 。因此,当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兴奋地展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