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妙招 引导宝宝正确攀比


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比别人好,孩子也是 。
3岁以后,孩子的自我评价体系发生了质的飞跃,开始通过物质比较来确认自己价值的成长过程,而这就是最初级的竞争意识 。他们会开始与同龄人之间互相的攀比,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并消除孩子的这种攀比心理呢?
一、家长以身作则
一忌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来比 。很多父母在训导孩子时,常会拿别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这样的刺激只会让孩子消极,并催生攀比心理 。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都不同,也没有什么可比性 。
二忌大人之间比较 。不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现等去跟别人比较,要影响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跟自己比,学会拿自己的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 。
二、家长要把握其程度,适时给与鼓励,保护童心
例如:幼儿刚上幼儿园怕陌生人、新环境,不愿上学,家长就可采取买与小朋友同样的书包来鼓励其上幼儿园,要抓住幼儿攀比心理适可为止,鼓励向上 。
三、教孩子用钱,学会"理财"
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标准 。给孩子买东西时由孩子自己来付钱,让他学会记账,了解自己的索取与父母的付出 。这不仅能让孩子懂得感恩、节制消费,还能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
四、反攀比
孩子们在攀比的时候,最典型的理论就是"别人都有,所以我也应该有 。"这时,无论父母如何解释,因为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往往受情绪控制,缺乏理智,不能理解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 。对付这样的孩子,比较快速生效的办法是实行反攀比 。比如:用他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用他进步的一面比别人退步的一面,用他有的东西比别人没有的东西等等 。
五、改变攀比兴奋点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 。父母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攀比 。比如:当孩子埋怨老师经常表扬某同学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列出这个同学的优点,让孩子暗中努力和同学比一比,看能否超过他 。
比如孩子和同学比穿着时,父母可以从穿着整洁美、颜色的搭配美等方面去改变攀比兴奋点 。
六、把攀比变成动力
当孩子攀比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是不可以攀比,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攀比的条件,从而巧妙地将攀比变成动力 。
七、纵向攀比
不妨多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 。例如,让孩子今天和昨天比,这个月和上个月比,本学期和上一学期比 。在特殊的攀比中,孩子会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原来不认识的字现在都认识了,原来不懂的道理渐渐地懂了 。这些比较都可以让孩子获得进步,其自信心也会增强,并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努力超越他人 。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5大方法
怎样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七妙招 引导宝宝正确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