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小孩子爱打人并不代表其本质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仅仅是因为他们感到好奇或是其他的一些因素,改变这一种现状更多的还需要靠一些技巧与方法,所以希望家长们多多的关注正确的方法!
正常情况———麻烦的2岁
家长态度:对孩子的暴力倾向不用太紧张
原因:很多孩子在1岁半左右就学会了打人、咬人、砸东西,有的延续到两岁多,这个阶段总体被归纳为“麻烦的两岁” 。孩子这时之所以会出现攻击性行为,主要有几个原因———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家长改正孩子爱打人习惯的技巧】1、他不知道打人是不被接受的,也不知道被打的人会痛 。因为孩子正处在一个“自我”形成的年龄段,他是用自己唯一知道的方法在解决问题,好像抢玩具、推人等,这是很正常的表现 。
2、他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他不高兴或很沮丧的时候,他只能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情绪,这也是正常的,但父母可以引导 。
3、他在寻求探索因果关系,这是这个年龄阶段学习或成长的一个特点 。比如打小红,她哭了,再打一下,看她还哭不哭,或者打小红旁边的小兵,看小兵会不会也哭 。另外,孩子的学习交往很多时候就是从争夺、抢夺开始的 。
4、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些家长对孩子说话、提要求,总是语气急促,不耐烦,要么拎着就走,不听就打骂 。这种粗暴的行为方式会被孩子模仿,并当成理所当然、可以接受 。
5、家长无意中的暗示 。
比如一个妈妈很自豪地说“我家孩子不打人”,结果宝贝听到以后立刻把身边的小朋友推倒了,这种行为往往是出于孩子的试探:你说我不打人,那我偏打人,看你有什么反应?会怎么对我?
6、有的孩子很凶,可能是因为想引起关注 。因为父母忙工作、忙赚钱,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甚至于对孩子好的行为鼓励不够,总是关注不好的行为,也会恶化攻击行为 。
对策: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一般会维持几个月时间,家长首先不要太紧张 。越是唠叨和提醒孩子“不要打人”,三番四次地强调它,反而会强化打人的行为和习惯 。家长应该在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去适当地表达情绪 。比如在宝贝和其他小朋友抢玩具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说:“你的玩具被抢了,我知道你很不高兴,你愿意和小朋友分享吗?”如果孩子不愿意,家长就要带孩子去把玩具要回来,教孩子礼貌地对对方说:“对不起,我现在不想和你分享我的玩具,请还给我 。
”或者适时地引导孩子交换分享:“我们再找一个玩具,你们可以一个人拿一个 。”或者转移注意力:“那边有什么东西,我们去看看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他不会干坏事”,以免形成提示 。
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一味批评指责反而不利于改正,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坚持原则,又要态度柔和 。比如,1岁多的孩子打了人,要坚定地告诉他这个行为是不好的,妈妈不喜欢,而且你打别人,别人会痛 。说话的时候语气要很严肃,但声音不用提得很高,像平常一样就好 。为了让孩子明白“痛的感觉”,还可以轻轻捏一下孩子,让他体会“痛”是什么感觉 。
对于两岁多的孩子,父母的态度要更加坚定,孩子打人要及时制止他,同时警告他再有同样的行为就要有惩罚,比如再打人就不能在游乐场玩了 。如果孩子再打人,就要马上把他带离游乐场作为惩罚 。如果只是随口说说,不坚决执行,孩子不引以为戒,今后就会继续这种行为 。
非正常情况———讨厌的3岁
家长态度:对孩子的暴力倾向要严肃认真地处理
- 孩子学说话时期父母需做到“四多”
- 有孩子的家长注意了,千万别随便帮别人拍照
- 万恶的人贩子居然是这么对待被拐走的娃!带孩子出门一定一秒钟都别松懈
- 夏季儿童饮食应坚持的原则
- 常给宝宝吃冷饮对其健康不利
- 可能导致孩子性早熟的食品
- 教你给宝宝做幼儿开胃小甜点
- 该让孩子用左手还是用右手
- 孩子发脾气家长该如何教育
- 误区!夸孩子少用“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