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宝宝保持怎样的关系利于宝宝健康?

    1 朋友型 没大没小
    一号出场家庭
    成员:妈妈王海玲(29岁,幼师);宝宝子琛(4岁,幼儿园中班)
    亲子宣言:“我要的教育就是没大没小”
    亲子关系:朋友式
    “琛琛,和姐姐问好吧?”下了班,海玲拉着女儿琛琛来到操场上,见到采访人员,海玲轻声跟女儿说道 。琛琛今年四岁,幼儿园读中班,读的正是海玲工作的幼儿园 。由于这种便利,海玲每天早上带着琛琛上班兼上学,母女俩几乎每天都形影不离 。虽然已经快30岁了,海玲也总是一副奶声奶气的可爱模样 。“你别见怪啊!我跟小朋友说话说惯了 。”海玲有点不好意思地跟采访人员解释道 。而琛琛则赖在妈妈身上帮妈妈梳辫子 。
    谈起和女儿的关系,海玲说:“我们俩啊就是没大没小,比好朋友还好呢,我看整个就是‘同学关系’ 。你看,每天早上我们一起整理书包,手拉手上学,只是进到不同的教室 。课间时偶尔我还可以给琛琛送点好吃的,晚上又一起回家 。她爸爸说我们俩就像姐俩,可不像母女 。我的朋友们也都有这种感觉呢 。现在不都提倡跟孩子做朋友吗?”
    这时,琛琛帮妈妈把辫子梳好了,大模大样地命令道:“妈妈,快拿皮筋来,我好好给你梳梳,你看你这头发乱的 。”海玲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根橡皮筋,很开心地递给女儿 。采访人员这才发现,母女俩都穿着粉T恤、牛仔裤,还真是活脱脱像对姐妹 。
    2 师生型
    严格要求培养自立
    二号出场家庭
    成员:爸爸蓝国营(35岁,网站总监);宝宝蓝东东(6岁,小学一年级)
【与宝宝保持怎样的关系利于宝宝健康?】    亲子宣言:“严格胜于娇惯”
    亲子关系:师生式
    作为广州一家网站的运营总监,蓝国营平时的工作很忙,回到家里,儿子东东多半已经睡觉了 。只有周末可以一家人出去逛逛玩玩,国营把这个叫做他和儿子的“亲子时间” 。采访人员在体育中心广场上遇见了正在放风筝的父子俩时,正赶上东东把风筝弄到了树枝上,让爸爸帮忙拿下来,国营却一本正经地对儿子说:“你自己想想办法?”东东想不到该怎么弄,快哭了 。
    “我和东东妈都商量好了,只要是儿子能做的事,一定要他自己做;他不能做的事也尽量锻炼着去做 。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自立自强的习惯 。”蓝先生在这边和采访人员谈话,不理会东东的坏情绪,东东拽了拽风筝的线,怎么也弄不下来,索性放弃了,自己蹲在一旁不高兴地玩起了沙子 。
    3 专家辨症
    把握好亲子间的最佳距离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以上两种亲子关系比较有代表性,很多当代的年轻父母都以能够成为孩子的朋友而感到自豪,也因此觉得自己是更加合格的家长 。而对孩子采取“严师出高徒”态度的家长则认为“必须让孩子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学会成长 。”究竟怎样的亲子关系才是专家倡导的健康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