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宝宝吐泡泡要特别小心,你知道吗?

有些宝宝特别喜欢流口水吐泡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要一味的不当回事,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孩子是否感染了疾病!
后台时不时会有宝妈留言问“宝宝为什么吐泡泡”,为此璐璐查询了相关资料,为大家整理了吐泡泡的原因、如何护理以及新生儿吐泡泡要特别留意是否感染了肺炎 。
1. 宝宝唾液腺发育越来越完善
宝宝吐泡泡并不是生病了,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宝宝唾液腺发育越来越完善,唾液分泌越来越多,唾液增多但宝宝还不太会吞咽的时候他们就会将口水以泡泡的形式排出,其实泡泡就是宝宝的口水 。宝宝到了3个月大,口水开始不断地增多,吐泡泡的现象也就更加明显了 。宝宝不发烧也不咳嗽,并且发育正常,就没有任何问题 。
2. 宝宝萌牙期间流口水、吐泡泡
宝宝的长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发育较快的宝宝一岁半时就会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宝宝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可以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嘴边也就不再湿嗒嗒的了 。

何时宝宝吐泡泡要特别小心,你知道吗?

文章插图
口水的作用
虽说口水多了很令人烦恼,但是口水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1. 当宝宝的牙齿要突破牙肉组织时,难免会造成组织的肿胀而有痛感,多一些唾液可以起润滑作用,减少牙齿周围发炎的状况 。
  2. 口水可保持口腔潮湿 。
  3. 口水可刺激宝宝的味蕾,也会促进吞咽动作的形成 。
  4. 可促进嘴唇和舌头的运动,有助于说话 。
  5. 可保持口腔和牙齿的清洁 。还有抗菌作用,口水可在牙齿上形成一层无细胞成分的薄膜,有助于防范蛀牙的发生 。
宝宝吐泡泡如何护理?

【何时宝宝吐泡泡要特别小心,你知道吗?】虽然宝宝吐泡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不代表着新妈妈们可以完全不予理会,宝宝流口水吐泡泡会将嘴角周围、脖子、前胸都弄湿,如果不及时擦干口水,宝宝的皮肤就会长期处在潮湿的状态下,引发一些皮肤类的疾病 。另外,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口腔内有粘膜保护,不致侵犯到深层 。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 。
宝宝流口水时护理应注意:


  1. 新妈妈们要及时更换宝宝的衣服,最好再给宝宝垫上一块口水巾,口水巾质地柔软,便于清洗 。
  2. 宝宝4个多月开始萌牙,为了缓解流口水的现象,新妈妈们可以给宝宝准备牙胶,缓解宝宝牙床的不适,口水流的也就少一些了 。
  3. 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之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 。璐璐家用的是护臀膏,可以预防并治疗口水疹(注意抹的位置要离宝宝嘴巴保持一定的距离) 。普通的护肤霜,多抹点也有用,但隔离效果差点 。
  4. 宝宝趴着睡觉,流口水时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只是床单要勤洗勤晒,以免孳生细菌 。
  5. 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
新生儿吐泡泡要小心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很不成熟,新生儿肺部感染后往往不会发热 。据临床数据显示,80%以上的新生儿肺部感染后没有发热,有些严重的感染甚至会导致体温低下,四肢冰冷,反应低下 。新生儿得了肺炎,也不会咳嗽 。咳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反射,但新生儿“咳嗽反射”很弱,甚至没有发育起来,所以即使呼吸道有炎症也无法诱导产生咳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