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知识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生为中国人,就应该对中国文明礼仪有所了解 。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见义勇为,谦恭礼让,落落大方的文明礼仪之邦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 文明礼仪是我们名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基础 。
【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 。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 。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 。”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知识

文章插图
【三牲】
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
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知识

文章插图
【太牢、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知识

文章插图
【家祭】
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 。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知识

文章插图
【朝仪】
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 。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 。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 。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知识

文章插图
【朝聘】
古代宾礼之一 。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 。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知识

文章插图
【朝觐】
古代宾礼之一 。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 。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 。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
【揖让】
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 。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
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 。
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
【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知识

文章插图
【拱】
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知识

文章插图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行礼时,头碰地即起 。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 。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